第118章 李严其人

  刘备于诸葛亮之谏言,向来从善如流,言出必践。

  然独于礼请凤雏一事,起初并未予以重视。

  只因诸葛亮赞誉有些过度。

  在刘备心目之中,你孔明可以谦虚,可以低调。

  但我作为主公,却不能分不清主次!

  你在我刘备眼里,是唯一的绝世之贤,当世无双,无人可与你颉颃。

  马良不能,蒯越不能,甚至徐庶也不能。

  这个凤雏怎么就能?

  换句话说,他要给诸葛亮打造一个稳定且纯粹的政治环境,不希望任何人影响到他的政治地位地位。

  也许凤雏有斡旋天地之才华,但谁又能保证他能如诸葛亮这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但刘备也不是完全不在意。

  想到阿斗所言,丞相日理万机,最终活活累死在五丈原。

  刘备又觉得,多些人才为孔明分忧解难

  能为他多添些寿元也未尝不是好事。

  于是,仍然命孙乾派人打探凤雏此人现居何处。

  然后准备问问阿斗,再商量如何聘之。

  几日后,刘备大部队来到江陵。

  刘备和刘琦一来,江陵百姓箪食壶浆,奔走街上,以庆迎皇叔。

  糜竺与李严率江陵军列队相迎。

  再与主公相见,糜竺喜不自胜,上前与刘备寒暄。

  刘备抓着他的手,如待兄弟。

  两人自徐州相识,历经无数风雨,情谊早已深厚无比。

  这时,刘备注意到了李严,虽问刘琦:“这位可是公子常常说起的李正方先生?

  刘琦呵呵一笑:“正是正方先生。”

  李严上前,拱手一拜:

  “江陵令李严拜见刘皇叔。”

  “哎呀!”

  刘备赶紧上前扶起李严。

  上下打量一番,只见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干练,一看就是深谙政务、颇具才略的能臣干吏。

  “江陵重地,实赖正方先生襄助理事,备不胜感激,怎敢受先生如此大礼……”

  刘备与李严寒暄之际,刘备身后的诸葛亮也注意到了李严。

  脑海中又回忆起梦中诸事。

  ……

  彼时,朝会方毕,钟鼓余音渐息。

  小皇帝神色哀伤,双目含泪,由近侍小心搀扶,移步回宫。

  百官伏地叩首,叩别万岁后,亦鱼贯退下。

  两个身着高官朝服,长髯飘拂中年男子却立于龙殿之上,久久未曾退去。

  一个身着黑袍,面色忧戚,却带着矢志不渝的执念和悲悯。

  一个身披红袍,面色阴郁,亦有着当仁不让的担当和决心。

  百官中人,多有二人学生故友,于殿外顾盼。

  却被黄门劝离。

  他们两个人并没有看向对方,唯目注小皇帝退走之径。

  皆神色凝重,似有万千思虑,凝于那渐行渐远之影。

  良久,终于有一个人嘴唇动了动,缓缓的说话了:

  “正方啊……”

  “丞相。”另一个立即回应,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正是诸葛亮与李严。

  诸葛亮转过头。

  他的声音缓慢而苍沉,又带着一丝殷切:

  “今陛下龙御上宾,新帝初登大宝,尚未谙熟政务。国势衰微,曹魏与东吴皆如饿狼环伺,觊觎我境。

  吾等身负先帝重托,当一心同体,携手并进,共撑社稷之重。

  正方,可愿与我并肩同行,兴复汉室,复还旧都,以全先帝遗志,不负托孤之重任。”

  李严哽咽片刻,亦转过身,看着诸葛亮的眼睛,坚定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丞相所言极是。此刻我汉风雨飘摇,吾必殚精竭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以护幼主周全。我愿与丞相勠力同心,共扶汉室!”

  诸葛亮凝眸向李严,泪噙于目,意满而首肯,尽在无言。

  自那时起,二人恰似枢机之两要,相辅相成,齐心一力。

  劝课农桑,兴商通贾,巧谋孟达,徙民汉中,平定南蛮,联盟东吴。

  李严为诸葛亮之股肱腹心,诸葛亮亦拔擢李严之子为江州督军,委以重任。

  先帝崩殂之后,二位托孤重臣,携手并进,殚精竭虑,一心匡扶汉室,协同之谊,实乃世所罕见。

  这也使疲乏已久的两川之地重新焕发生机。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