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第17章 舳舻千里过东海,老朱绷不住了!

第17章 舳舻千里过东海,老朱绷不住了!

  应天府紧邻秦淮河。

  河上船运发达,无论是游船、花船还是渔船,数量都极为庞大。

  此时,靠着秦淮河讨生活的众人,都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盛景——一艘艘六七层楼那么高的战舰,正缓缓再秦淮河上穿行。

  渔民、戏子、倌人、恩客……所有在秦淮河河面上,或是河岸的百姓,都不由怔在了原地。

  他们从未见过这般比房子还高的战舰,眼神之中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尤其当他们看到战舰上那些装备精良的水兵之后,更是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动弹!

  一个念头在他们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出来:这才享受了几年的太平生活,莫非又要打仗了?

  与此同时。

  一封急报被紧急送入到了皇宫之中。

  此时朱元璋正在御书房处理奏折,当他听到急报消息后,让宦官送了上来。

  熟稔拆开信奉,抖开信笺,他一目十行地查阅了起来。

  突然,他的目光略有惊诧,脸上闪过一抹难以置信之色,但很快变被他隐藏了起来。

  他又重新抓起信笺,仔细阅读了一遍。

  尤其当他看到锦衣卫密探用无常薄记录下来的图案后,更是久久不语。

  那无常薄上所绘的战船足有四五层楼那么高!

  而且,在船帆上方,高悬着“湘”字大旗。

  他的心里有些疑惑了:莫非,如此精悍的水军,竟然也是老十二麾下的不成?

  不应该啊。

  老十二深居简出,一天里有大半天的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府邸里读书写字,可从来不曾听他说过,自己有创立过如此精良的水面部队啊。

  一时之间,他有些吃不准。

  毕竟,当初铁浮屠重甲骑兵部队的存在,就已经足以让他心中震撼了。

  现在不声不响的,竟然又冒出来了一支精锐水师。

  这……未免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别的先不说,光是要建立如此高大的水军战舰,所需要花费的银两,那就绝非一个小数字!

  即使是让朱元璋打开国库大门,用去年一整年的税收去督造宝船,恐怕都没办法造得出这么厉害的船只来。

  举全国之力,都尚且困难重重。

  他老十二区区一个藩王,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去造船?

  疯了吧!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朱元璋不理解的。

  让他最为困惑的是,水军可不比得陆军啊。

  想要操演水兵,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就能成型的。

  日积月累,少说也要坚持训练三年以上,才有可能会有如此盛大的军容。

  不是朱元璋不愿意相信老十二,是这东西的确是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啊!

  说一千道一万,就算朱元璋对老十二充满了信心,单单凭借他的一手之力,肯定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正在他冥思苦想,始终找不准答案的时候。

  刘伯温、徐达、李善长、宋濂等人先后得到了消息,一股脑冲到了御书房里,七嘴八舌向朱元璋汇报起他们的所见所闻起来。

  通过各自零碎的话茬,朱元璋好一会儿功夫才总算是将他们想要说的,全都凑到了一起。

  “陛下,在秦淮河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陌生水军!”

  宋濂最是着急,他私底下可还是有不少家产都添置在了秦淮河的两岸呢!

  所以这一支突然出现的水军,倘若会造成严重损失的话,那么他宋濂必然首当其冲,第一个吃亏。

  这也是为何,此时他最为着急的原因了。

  “这支水军打着陌生的旗号,是我等从未遇见过的!臣担心,倘若任由其自由通行,不加约束的话,恐怕会引起民众恐慌!”

  有一说一,宋濂虽然藏有私心,但他所说的这番话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本来老百姓们都普遍愚昧,倘若是有心之人故意添油加醋,曲解眼前所见之物,妖言惑众、煽风点火的话……说不定当真会引发民众恐慌,继而争先恐后四散而跑。

  如此一来,极易形成踩踏事件,造成百姓枉死。

  甚至,还会有宵小之徒,趁机偷盗抢夺财产,进一步加剧百姓的恐慌情绪。

  “宋大人所言甚是!微臣以为,应当立即出动禁军,一来疏散沿河百姓,将他们与这支水军隔开,二来也应该由禁军查验通行文书,对这支舰队进行有序调度。”

  刘伯温不光讲出了隐患,还附上了解决方法。

  李善长此时也不由担心起来,补充道:“秦淮河的河床淤积严重,这些战船如此庞大,想必吃水定然不浅。”

  “若是出现意外,发生坐沉或者搁浅,只怕整个秦淮河都将被堵死。”

  “如此一来,秦淮河上的漕运业务,将会被严重堆积、堵塞。”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