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

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

  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

  天禾和苜禾的并购策略,糅合了很多外资企业的特点。

  并购前调研时保持低调,接触时给予足够的尊重,谈判时给足利益,承诺保留原有管理层等等。

  一旦获得了控股股权,就会迅速的介入,掌控了公司后,又会迅速的进行人事整合。

  该踢出的就一定会踢出。

  承诺只是一句空话,合约有时也做不得数。

  办公室里,郭阳的助理谢时杰梳着大背头,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并购全王一事主要是他在跟进。

  “县里的企业规模太小了,十余家加工企业,实际加工总销量不到150t,订单农业更是只有全王一家,年产值也就150万左右。”

  郭阳正在参观着全王工厂里新安装的各种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这半年来,天禾和苜禾也各自控股了家中小型农机厂,但那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所以才要用强势手段整合啊,农产品只有转化成了商品,才能取得可观的收入。”

  谢时杰略微有点担忧,“有些加工企业的老板坐不住了,已经在私下接触农户购椒了。”

  郭阳笑了笑说道:“这种事就交给执法部门和律师团队了,给那么多钱可不是白养着他们的。”

  “就害怕有人狗急跳墙。”

  “小场面,翻不起什么浪花。”

  郭阳感觉自己成了影视剧里的反派,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鲜椒种植户可以对外卖,但干椒全王会全部溢价回购,还固执留在本地的其余加工企业注定只能被绞杀。

  这也是产业整合的必然之路。

  县域内加工企业原料购进各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混杂,销售渠道也局限于西北五省。

  有潜力而市场不大,有产业而实力不强,很难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天禾入主全王之后,厂房的面积迅速扩大,专业化设备被引进。

  除了辣椒粉、酱等初级产品外,辣椒碱、色红素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逐步的研发之中。

  俨然成了县里的产业龙头。

  从品种选育、育苗、种植管理开始,天禾、农牧和质监部门就广泛深入农村巡回宣传。

  印发辣椒栽培技术规范及知识资料,科技咨询,举办各类培训班等等。

  农户逐步建立了示范基地标准化管理的意识。

  农业执法队伍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资专项打假,查获假劣化肥、问题农药、假冒农膜不计其数。

  唯独示范基地里的假种假苗现象极少,天禾的规模化设施育苗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便是加工、质检、贮藏,也逐步了标准化生产。

  最终,种植与加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引进一家企业,却带火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县里已向上申请建设国家级辣椒标准化示范区,计划拿出100万元配套资金,对辣椒种植农户进行直接补贴。

  项目总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3.5万户农户,种植面积超过了两万亩。

  与此同时,金川的辣椒示范基地也发展的热火朝天。

  天椒1号在当地的亩均收益能达到了3000元,让此前引种的‘美国红’红辣椒品种黯然失色。

  唯一遗憾的是,‘美国红’以采收红辣椒为主,和天椒1号的鲜食加工两用存在竞争错位。

  同时示范基地因为还种植了5000亩赤红1号甜椒,导致天椒1号在面积上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当地几家初建的加工企业面对强势的天禾虽然晕头转向,但一时半会儿还能苟延残喘。

  县政府。

  任福失魂落魄的走出县政府大门。

  前两年他还连续被评为县里的‘先进个体劳动者’和‘先进个人’,是各大部门的座上宾。

  但转头就成了牛夫人。

  “任总啊,我们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了,天禾只同意接收熟练的工人,设备一概不收。”

  想着领导们的话,任福心里充满了不甘。

  他的设备是当年他四处取经,经过几个月的设计,才制造出来的辣椒夯砸机。

  但天禾却看不上。

  任福仰天长叹。

  天禾的入局,不给加工厂商留活路。

  有些同行已经在暗地里联系农户购买干椒,但有天禾注资的全王,财大气粗。

  此番行举,如同在隔靴搔痒。

  任福已经在琢磨着转行了,天禾虽然不给小加工厂留活路。但为了维系产业链,构建市场体系。政府部门,甚至天禾在产业的上下游都给足了扶持和优惠政策。

  比如种植,比如运销,比如产品代销。

  大把的机会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