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1章 玉米种子市场的暗流

第131章 玉米种子市场的暗流

  第131章 玉米种子市场的暗流

  有人裸奔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园区里传的沸沸扬扬,而当人们知晓原因后,更是会心一笑。

  丰凯农机里,员工也时常拿这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很快,裸奔事件的影响力就被吹散。

  国际商报的报道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3000万元外贸订单喜落丰凯农机!”

  在众人还在议论是真是假时,华夏工业报,鲁省日报等更多的媒体也加入了报道。

  确信了,丰凯农机和安哥拉正式签订了合同,未来一年内陆续向安哥拉提供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柴油发电机等品牌产品!丰凯农机已经张开了他的国际化触角!

  这自然得归功于余洪海。

  当余洪海得意的向他邀功时,郭阳却只是摇头笑了笑,拿出了几分记录。

  “有的经销商收了农民的定金,但产品迟迟没送到,现在经销商来堵门了,你去处理一下。”

  余洪海兴奋地来,又急匆匆的走了。

  郭阳还不忘提醒,“国内的生产基地扩张,还有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丰凯先向集团总部报一个计划。”

  余洪海点了点头,离开的脚步却加快了几分,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是很肯定要建的。

  除了非洲,南美、东亚、中东都是丰凯农机的潜在市场。

  基地的建设计划自然是交给专业的团队和咨询公司去做,扩大产能虽然很急迫。

  但他目光却瞄向了4月份伊朗即将举行的农机展览,丰凯已经收到了邀请。

  ……

  丰凯农机的战果显著。

  但从2004年年末到2005年3月,耀眼的不只是丰凯农机。

  嘉禾的其它版块也爆发了强劲的活力。

  3月中旬。

  种业周刊的记者徐小雪,到鲁省某县进行随机采访。

  天气还冷,徐小雪穿一身黑色的冲锋衣,一头微卷的长发扎成马尾,身形挺拔,看上去似有舞蹈的功底。

  她走进一家种子贸易公司的门市部。

  正好见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一下子买了150多块钱的蔬菜种子,大约有一二十袋。

  徐小雪仔细看了看,从包装上看应该只有两个品种。

  她好奇的上前问道:“大爷,你买的什么种子呀,买这么多。”

  大爷眼眉一抬,这女娃子还怪好看的。

  “我是来进货的,要拿到自己开的小商店里去卖。”

  “都是辣椒啊。”徐小雪看清了包装上的照片。

  “是的呢,这都是近两年才出的新品种,卖得可俏了,我这都是第三次来补货了。”

  老大爷走后,徐小雪在店里找到了刚才的蔬菜品种。

  天椒1号,赤红1号,而且都是同一家叫天禾种业的公司生产的。

  这公司近两年她也有所耳闻,但她负责的是粮食种子,所以也仅限于听说过。

  而后她又来到玉米种子销售柜台旁边,几张彩色的玉米种子宣传画贴在一旁。

  有关新品种的特性、播种条件、管理方法,还有价格等都写在了上面。

  也有很多农民围在一旁,不时的向销售人员询问各自关心的问题。

  她也跟着看了,听了一会儿。

  嗯,玉米种子的品类还是很多的。

  他向一位站在玉米种子堆前指指点点的大爷问道。

  “大爷,你准备买些什么品种,是宣传上的这些吗?”

  “嗯,但我主要买它,其它的零星搭配点。”徐小雪跟着大爷的手指看了过去,天玉1号,好熟悉的名字!

  再瞧了瞧,又是天禾种业的。

  价格70元/公斤,怎么这么贵!旁边有她熟悉的老品种,每公斤才卖5-6元,其余几个新品种价格也在10-12元/公斤啊!这价格差距也太大了。

  老大爷为啥还盯着这个品种买啊?

  宣传画上写着天玉1号亩产能达到1.5吨!!!没搞错吧!

  徐小雪仔细的看了又看,才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1.5吨?这属于虚假宣传了吧!顿时她就警惕了起来。

  她不由想到去年的采访经历,68户村民买的“高产”玉米种子经过春的耕耘、夏的浇灌、秋的企盼。

  但却没有盼来收获的喜悦!他们种下的“高产”新品种,长出的硕长的玉米棒子上却只结了稀稀拉拉数十粒玉米。

  而邻近的地块,甚至同一家同一块地同一天种植的其它玉米种则结的颗粒饱满。

  县里当即组织了调查组,

  最⊥新⊥小⊥说⊥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