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第三百一十三章 纵横棋局(1)

第三百一十三章 纵横棋局(1)

  城父·驿馆

  无论到哪里最热闹的地方一定是城中的酒馆。

  人声鼎沸间,两间席案间却处处透露着诡谲。

  虽说是在驿馆,但这一居室之中,处处显露高雅,与格格不入的奢侈。

  “主君,我们已来城父多日,何不直接面见长公子?此处待着也实在无用。”

  “不急。”昌平君这样说,但的确有些不耐烦。他送出的东西,陈平一封也没回。

  这说明嬴荷华已经把陈平给抓在了手里。

  而原本他更担心李斯。

  昌平君又听说,灭魏之间,李斯都与郑国皆在广武城。

  直到嬴荷华及笄,李斯才回了一次咸阳,当夜就很快去了邯郸。

  于是乎,这便说明李斯全身心在处理赵嘉据代与燕国之事。

  李斯忙着剿灭燕代,他没有功夫把心思分在魏楚之上。

  失去那个同为楚国人的李斯作为对手的昌平君有些无聊的焦灼。他在咸阳多年,身份贵重,要什么有什么,偶尔还能操控一下宗室之中子女说出,为楚系在秦国根深蒂固而出力。

  自被贬谪到韩国故地的时候,他离开了权力中枢,与此同时伴随着王绾的接替,他日渐失去了影响。

  这个王绾是蔡泽的学生,与楚系八竿子打不着。

  对于一个习惯了追捧的人来说,这种冷淡简直要令人绝望了!!

  这一年多的生活磨灭了不少昌平君曾经想帮着母国与秦国暗中较劲的想法。

  他的目的也日渐变得简单——重新回咸阳,只有回到咸阳,才能再享受那种万人追捧的感觉,他才能感觉自己是真实活着的。

  对于嬴荷华,昌平君也懒得搭理。昭阳复相之后,那是不停歇地向他传送着书信,昌平君发觉在楚国,也自会有人去收拾他。

  她要想嫁去楚国,那就嫁过去算了……

  但是偏偏就有人不如他的意。

  比如,李斯那个儿子李贤就是头一个!

  不好惹的东西。很早的时候,李贤就一直盯着楚国。更可气的是,李贤在四个郡之中都有着极重的权力。他不但清理着韩国故臣,还随手把昌平君嵌在郡州的亲信给拔除了不少。

  李贤把这些空缺的位置都找了新面孔填上。

  其中除了秦国人,其他最多的是魏国人!

  什么吕泽,吕释之,陈伯。这些人都是魏国的平民。最令他无语的是,居然还有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地痞!!居然让他做了南郑郡所辖扶风的县令。

  昌平君想办法找过李贤的公文,他同时翻开了王绾策问,编录在案,李贤是真能编——【倜傥疏达】这四个字是一草芥能用的?

  举贤。举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昌平君有时候想不明白,李贤应该也算有一点点楚人的血脉,他怎么就对楚系这么不待见。

  不能忍受,绝对不能忍!

  昌平君急需一个功劳,他当日不介意把人拉下深渊,给他做垫脚石。

  就在当下。

  那扇关了十来日的门终于被人推开。

  昌平君维持着养尊处优的举止,似笑非笑地说。

  “本君等候先生多时。”

  静静流淌间,昌平君很有耐心地等了他与随从说了话,再看着随从颔首慢慢退至门外。

  张良从容地入席,似乎根本没有把昌平君送到眼前的威胁当回事。

  昌平君轻轻敲了案,身周的仆从全都退了下去。

  居室止乐,安静下来。

  昌平君见到张良处惊不变的模样,这世上居然有人在直白地面临多次危机之后还能如此泰然,然而他敢来赴此谈,便就证明,他不可能没有顾念。

  不等张良开口。他开门见山。

  “先生在大梁备受摧折,身体可康复?”

  只听张良淡淡道:“若非昌平君将良的行踪交给燕国。良本该无事。您这样做,是在与秦国为敌。”

  不起波澜的声调出言则极其犀利。

  昌平君兀自笑笑,张良在大梁的事情,他知道个大概。“燕国此法虽不及楚之蛊术,但教人如梦,直面本心。便是先生不乐意,但对先生无害。若非先生不是从中看到了本心,如何能来赴约?”

  张良道:“您与我谈非是良之本心,而是您之本心。若昌平君当日恪守本心,不用魏咎设局陷害永安,如今也不会有此境况。如是,魏咎不归魏,良也不会去魏,更不会与您此番相谈。”

  他说罢搁下杯盏。

  昌平君心一沉,张良对于他赴魏的起因很是了解。但他要谈的不是魏国,他只关心秦国内部的变化。

  当然,昌平君也不忘戳人痛处,“魏国已亡,如那韩一样不过秦之属地。现如今,李斯父子手掌密阁调配,对先生从前所作所为一概通晓。先生焉能忍受数次排查?尊父与你怎能甘心屈从他们监视之下,终日惶恐不安?”

  张良平静道:“既是秦地,一切皆往。如此之中,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