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严寒褪去,荀子入秦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严寒褪去,荀子入秦

  张良他无数次想要走到河流的对岸,只是湍急的漩涡一次又一次的在河面浮现,飞溅起来的白沫中,有着过去的倒影,因为是影子,也就显得格外的虚幻。

  他这才理解什么叫做‘如梦泡影’。似乎不知自己该迈出左脚向前进一步,还是该迈出右脚后退,正在他等待之余,河水并已渐渐归于平静。

  这条河是栎阳的护城河,又有支流曲曲折折的汇入渭水,最远能一直流到黄河,直达渤海湾——齐国的领土。

  从始至终,张垣都不曾接到芷兰宫的任何消息,他认为这正是永安对张家的弃绝。

  期间姚贾拐弯抹角的问过一次,张垣并不待见姚贾,但他这回的态度比之前算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大致意思是李斯和永安公主事务繁忙,无暇过问,若他们在栎阳有什么不妥,可遣人书信于他。

  姚贾这样说,便就告诉张垣一个信息——若他们能一直这样安分守己下去,嬴政也大概率不会再追问张家的罪责。

  这是一件好事。

  但张垣还是会不自然的面露担忧。

  “不知兄长心事未解。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郑绸默了默,想起不日前嬴荷华亲自的召见了她父亲的事。

  她拨动了手中一株稻禾道:“令兄大病初愈,或许还不适应吧。”她续言,“春日天气好,我们可邀他一同到外,兴许心情会好些。”

  说来也怪,本来他们被迁出咸阳定然是时时刻刻受到监视,可秦国朝中并未有人限制他们的活动。

  张垣一向不喜欢多想那些无意义的事,他没再继续想下去。

  微风拂过郑绸耳边的碎发,他这才真正注意到她鼻梁上方的那颗很小的黑痣。

  好像他见过她?

  ——

  齐国的临淄也已退去了严寒,刚刚下过雨,雨水随着排水管道一路畅快的流走,通往王宫的正街上没有一点积水。支起的街铺整齐的排在两边,商户们一早就出发,赶往集市。

  初春时节,融融一派的春光,阳光下的雨水将商铺与街道都照得发亮。

  同样发亮的,还有后胜手中璀璨珠宝——金灿灿的黄金已经不稀罕,东珠皎洁若月已经不够润泽,沉香犀珍已然不能引起后胜的注意。

  一面完的金丝楠木雕壁,刻着鸟兽鱼纹,繁复的刻纹中间镶嵌了一块圆形碧玉,这块玉通体翠绿,没有一丝杂质。

  这块价值连城的玉壁竖面由陈平带来。

  李斯与姚贾很早之前就有密阁之人安排在六国,齐国自然不少,这为陈平的行走提供不少便利。

  后胜坐地起价的功夫与郭开相比,过之无不及。因在礼仪之邦的文化环境中沉浸多年,后胜与一般见利之徒不太一样。

  说话艺术就是其中一绝。

  春天也不尽然是温暖,临淄这些天下雨,天气自是寒凉。

  后胜年纪也大了,高冠厚袍,拥着深褐狐裘,他语调不快不慢,举手投足也是礼仪周王。

  “秦使所言我自然理解。荀卿当世之显圣,秦王力邀他入秦,自是荀子之幸。然而其故年痛失得意门生,心中恐多有郁结。况其今年岁已高,去秦之路遥遥千里,舟车劳顿,何以昭你我待圣之诚?”

  他这一番话抑扬顿挫之间,既不失掉自己对秦国多年的诚意,也不失掉齐国该有的体面,更是体恤荀子。

  陈平一点儿不像张良,这次虽是秘密出行,但陈平是主使。

  “荀子乃为赵人,虽三次为齐国祭酒,而后至楚国兰陵为县令。若非齐王鼎力相邀,何以至齐?”

  陈平顿了一顿,才缓言,“莫非你想效仿旁人?”

  这一句很快让人想到了韩安送韩非入质于秦之事。

  后胜的眼睛瞟了一眼玉璧檀木雕屏,从上面繁复的刻画中回过头,将手搁在肚子上。

  “秦使不用拿韩非暗示我,哈哈,我并不在意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丞相。不过,秦使以为老荀子真是这次密谈的关键?”

  陈平侧过头,抬手支起了这间客房窗户的一个小角。他随意的往下看了眼外边,又回过头,煞有其事,“丞相在齐国自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多年来很有成效。”

  后胜笑笑,颇为贪婪的摩挲着手心的一块翠石。“在你之前,不乏有来相劝,我为何要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白白送给你?”

  人的欲望之大都是相似,但所求之物又各有不同。

  后胜与郭开就不同。

  陈平将目光落在了他摆在后胜面前的奇珍异宝。

  重商之国,国人多赖货物之实际。

  “自然是因为在下所出之价比他人都重。”

  。陈平经谁的手有了今日这个出使的位置,他早就调查得相当清楚。

  魏国衰落已久,陈平又是寒酸乡野之民的出身,这样一个人还敢口出狂言。

  后胜不免轻蔑一笑。

  陈平让人再抬上了一只箱子。

  仆人小心翼翼的将箱子的盖子打开——后胜顿时呆住了!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品!

  这世上最好的水晶也不如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