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系列电影

  <div class="tt-title">第277章 系列电影

  “《007》,《猫和老鼠》?”王京的下眼皮不自觉得抖了抖。

  这可是两个超级大IP,特别是《007》,绝对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电影IP之一。

  首部电影是从1962年的《诺博士》开始,之后每隔1,2年就会出一部。

  而且每一部都能进入年度票房榜的前10之列。

  迄今为止已经有十余部《007》系列的电影上映。

  最近的一部,还是1987年上映的《007之黎明生机》位列当年全球票房榜前5。

  这个IP也是米高梅能一直坚挺到现在的原因。

  否则以科克里安的经营策略,米高梅的制片业务早就该彻底荒废了。

  “这部《007》叫什么?”王京好奇的打探着。

  这个系列的电影,对于香江影视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很多导演对动作片的启蒙系列。

  蒋震廷微微沉思后晃了晃脑袋:“好像叫《007之杀人执照》吧,我也记不太清了,你自己去了解吧。”

  《007》系列他看过不少,但是名字是从来记不住的。

  更分不清哪一部是哪一部,甚至连剧情都记不太清楚了。

  只记得每一任邦德都很酷,每一位邦女郎都很漂亮。

  “好,我也去学学好莱坞是怎么拍《007》的。”王京跃跃欲试。

  明明更多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却说得大义凛然。

  和蒋震廷的风格如出一辙。

  “这个系列,争取每年出一部,最慢也要每两年出一部,保持热度和IP影响力,这个事情你和熊哥沟通一下。

  然后你再找几个华夏有潜力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到这边,学学如何打造系列电影。”

  蒋震廷手指点了点桌面,提醒着王京收起那激动的心情。

  系列电影从来都是电影公司最爱的。

  稳定的观影人群,稳定的票房收益,还有广阔的周边市场,甚至还能稳定的培养演员。

  特别是像《007》这个系列,无论换了多少个主演,依旧能畅销全球。

  不过大部分的电影都无法持续的拍下去变成一个系列。

  特别是香江电影,由于习惯了快速接受市场反馈,快速制作的路子。

  很少有对一个IP的长期运营机制。

  就算是看起来十分成功的《最佳拍档》系列,续集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很多时候都是缺钱了,就把这招牌拿出来拍一部,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划。

  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香江电影在编、导、演的划分上十分模糊。

  大部分明星都会扮演这些角色中的两个,甚至更多。

  比如程龙,就经常既当编剧,又当导演,又当主演,甚至还要兼一个制片人。

  之后的周星星也是如此。

  而像王京、徐可等人,更是长期兼任编剧和导演。

  这样过度依赖个人创作力的电影,自然会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于其特定的观影人群十分友好。

  并且因为是绝对核心制,能让电影的风格得到统一,作品不会出现割裂的问题。

  但是副作用就是极其不利于系列电影的发展。

  系列电影一般都是1-2年就要出一部,可是核心人员由于大量兼任多个岗位的原因,在多个流程中都要工作。

  那么时间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加上持续的疲劳,就很难保持稳定水平的创作力。

  而系列电影难以持续下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系列的持续火爆,主演们的身价越来越高。

  导致电影在演员片酬上的支出越来越高。

  这时候电影公司就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控制电影的整体成本;或是加大投入,增加电影盈利风险。

  前者可能导致电影质量的下降,使观众不满;后者则是很容易营收不及预期,甚至赔钱,使投资者们不满。

  所以很多系列电影拍完几部之后,就无疾而终了。

  只有像《007》这类少数的系列电影,能规避这个魔咒。

  其原因就是电影背后的编剧、制作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能让精彩的剧情和主角交相辉映。

  而香江核心集中的制度,显然无法应对这样的情况。

  所以蒋震廷想要改变香江现有的拍摄模式,至少在红星影业内部,要向更专业化的模式转变。

  编剧一直创作,每年产出该系列的一个剧本,时间宽裕,能保证质量。

  导演和演员也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且在开拍时就有完整的剧本,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

  至于后期宣发,甚至可以在剧本阶段,就能进行规划。

  “好,这件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