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分账制度的野心

  “但说无妨。”马知生心情徜徉的很,大手一挥,很是豪气。

  仿佛只要蒋震廷说,他就能答应一般。

  “现在咱们华夏的电影能够出海,可是如果完全依赖海外,始终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啊。

  我们红星影业最近基本瞄准国际市场的电影,制作成本基本都在千万美元以上,

  唯独这部《太极张三丰》,制作成本只有500万美元。

  还是因为这部电影题材特殊,不知道海外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亚洲市场又不够大,所以只能被迫降低制作投入。

  说到底,还是我们现在的基本盘不够大啊。

  如果大陆的电影市场能够放开的话,我想以后的商业电影投资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到时候获得的票房也越多,收获的外汇也能更多。”

  蒋震廷这次没有再向马知生试探了,直接把述求了说了出来。

  现在的大陆电影市场完全是封闭的,除了国营制片厂和华夏电影公司,没有其他人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赚到钱。

  就连外国的进口电影,都是采用的统购包销的模式,一部电影最多几十万华夏币就买断了。

  就连《太极张三丰》也不例外。

  在最初的合同中就注明了,这部电影的大陆放映权是一口价买断给华夏电影公司的。

  至于价格,只是象征性的给了20万华夏币。

  面对一个超过10亿人口市场的放映权,就卖20万华夏币,和送没什么区别。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导致现在的大陆实际上没有什么商业电影。

  反正拍成什么样,都是这个价,干嘛要费力的去取悦观众?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商业电影在大陆实际并没有什么发育的土壤。

  自然想要走出去就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为什么蒋震廷在马知生这里是个不得了的香饽饽的原因。

  在一个贫瘠之地开一朵艳丽之花,这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没有红星影业,那这份电影出海赚外汇的政绩,压根就落不到他的头上。

  或者说,上面压根就没想到广电部还能拿到这份政绩。

  只是现在的红星影业,没有大陆的市场支持,似乎也显得底气不足。

  当然这个底气不足是真的还是想多赚一些,马知生也不能确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决策。

  “你是想让我放开分账制度?”马知生也直截了当的问道。

  在广电部还没分出来钱,就已经有很多国外片商来和他说开放这分账制度了。

  现在还在坚持给大陆送电影的片商,都是在等着这个政策的放开。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政策迟早都是会放开的,除非这个超10亿人口的市场永远不进行商业化。

  现在广电部没有放开,主要还是担心放开后,自己守不住这块阵地。

  自己几斤几两,他们还是清楚的,靠那些国营制片厂拍出来的东西就想和国外成熟的商业电影相庭抗礼,痴人说梦罢了。

  不过现在有了红星,手上也算是有牌了,也是可以考虑一下。

  “是,只有放开分账制度,红星影业才能大规模的将电影产业转移到大陆来,以华夏文化为基础拍摄华夏的电影,

  否则我们只能去迎合西方市场的观众,拍摄西方文化内核的电影。

  这样发展下去,我怕以后我们的团队,反而不会拍华夏自己的电影了。”

  蒋震廷这不是威胁,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事实。

  既然华夏没有市场留给红星影业,那红星影业就只能以北美市场为根基,面向西方市场。

  到时候从剧本创作,拍摄手法等等方面肯定都要合西方市场的胃口才能赚钱。

  现在国际电影市场实际上是在不断开拓的,蛋糕越来越大,每家影视公司从中获取的利润都在变大。

  单部电影票房也是逐年上涨的,这点从每年的全球票房排行榜的最终票房数据就能看出来。

  这也导致电影的拍摄成本逐年上涨,电影质量不断提升。

  而华夏本土的电影发展速度却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发展速度。

  如果华夏电影市场迟迟不对外开放,那么到时候面临的冲击会更加大。

  那时候再把大陆市场当作自己的基本盘,来创作华夏的故事,面对的风险也更大。

  可能现在一部电影全球票房在3000万票房的电影,大陆市场能提供100万美元的票房。

  过几年后,这样一部3000万的电影,就能卖出6000万美元了,那时候大陆市场能填补这中间的差距吗?

  到时候让红星影业为了一个看起来更小的市场,而放弃更加广阔的市场?

  那蒋震廷就会面临整个集团从上至下的质疑。

  而且那些大牌明星和成熟的制作人员们,到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