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镇国王侯> 第21章 诱饵

第21章 诱饵

  泰康帝下旨强制征召权贵之家子弟去参军,一方面是要钳制一些人,另一方面也想给一些人机会。

  所以泰康帝才会把北郊大营的训练,放在科举之后。

  可是事情发展出乎泰康帝意料,但又在他的猜测之中。

  所以泰康帝做了两手准备,在科举上也留有后手。

  这些人会打科举的主意在他的猜测中。

  只要通过科举的学子,自然会有相应的官职安排,基本上都会进入文官体系。

  还有这些权贵之家的子弟,大部分都挂着国子监的名额,是直接可以参加科举会试的,只要通过,可以不用参加北郊大营训练。

  这也是北华王朝给这些权贵之家的一点权力。

  当官不择手段地往上爬,不就是为了获得权力,地位,惠济家人,封妻荫子。

  于振涛作为定远伯,于杰书自然挂着国子监名额,有这个权力直接参加会试。

  之所以参加乡试,是因为于杰书当初在国子监当学生的,得罪国子监的祭酒。

  那是一个就算泰康帝都给几分面子的人,所以于杰书直接被开除了国子监。

  最后才不得已通过乡试舞弊,成为举人,为了挽回一点颜面。

  泰康帝已经在科举中布下一张大网,就等着一些人往下跳。

  到时候,他就有正当的理由和足够证据清除这些和他作对的人。

  “陛下,要不直接动手吧,内卫有能力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没必要利用科举来布局,毕竟科举事关国家根本。”赵洛有些不忍心说道。

  “暂时不能动,他们要人有人,要兵有兵,必须要师出有名,朕不仅要占据大义,才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泰康帝摇头道。

  “为了这个国家安定,学子们牺牲一点是值得。”

  “等解决这些人以后,朕会进行恩科一次,秋季或者明年再加一次科举。”泰康帝道。

  “陛下仁慈,陛下圣明。”赵洛立即说道。

  泰康帝摆手道:“都是北华王朝的子民,朕会尽可能的公平。”

  “去盯紧那些不安分的家伙,还有太子的安全一定要保证,上次刺杀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泰康帝脸色严肃的说道。

  “是,陛下。”赵洛神色一紧,立即躬身保证道。

  北华王朝的科举和明朝的科举考试几乎相同。

  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

  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

  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

  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

  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

  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同进士。

  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

  荆平安在燎原城就成为举人,具备参加会试的资格。

  这些事情远在洛京的云北侯府没有人知道,他们早就遗忘这个十年前被驱逐回祖宅的人。

  “平安,过几天就要科举考试了,你准备了怎么样了?”荆芷兰关心地问道。

  “大姐,你放心吧,我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成为进士也是没有问题的。”荆平安道。

  关于参加科举,荆平安并没有对荆芷兰隐瞒。

  荆芷兰知道以后,比荆平安自己都上心科举事情。

  北华王朝没有特别严重的重文轻武,但是在当前朝堂还是文官掌控的权力比较大。

  如果荆平安能够成为进士,将来会有很好的前途。

  云北侯府可能会重新接回荆平安,有了有云北侯府的资源帮助,荆平安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认真对待。”荆芷兰再三叮嘱道。

  荆芷兰作为云北侯府的嫡女,在洛京也有点人脉,所以关于科举中的事情了解得清清楚楚。

  除了要看学子的实力以外,运气还很重要。

  朝中大臣,每一个人的观点都不相同,作为主考官,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去评判考生卷子的好坏,但是终归是有些影响。

  所以考生所写的文章,其观点和主考官一致,碰到欣赏的主考官,说不定考试的名次就可以往前提几位。

  现在可能看不出来差距,以后的发展就会慢慢地显出差距。

  所以,现在整个朝廷的热点都在会试上,考生们都特别关心哪个大人会成为主考官,了解一下其为人风格。

  到时候写文,不说投其所好,也能不让其厌恶。

  很快朝廷就确定了科举主考官。

  整个考试由礼部主持,泰康帝任命正、副主考官。

  泰康帝任命的两位主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