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八零暴富虐渣渣,二嫁高冷厂长> 第37章 炒田螺生意有竞争者了

第37章 炒田螺生意有竞争者了

  他们从来都没觉得时间走这么慢过,就是不到医院下班时间,那个于大夫就是不出来。

  周大姐急切地追问儿子:“路儿啊,是不是那位大夫早过去了,咱没看见……”

  李路抬腕看看手表,温声说:“不会的娘,这还没下班呢,您看,才11点20分,刚才我问院长了,要12点才下班。”

  周大姐这个说话都不会大声的人都骂起来了:“今个这熊天咋过这么慢,这表不走,天上的日头也不动……”

  李路啼笑皆非。

  终于,那个于大夫出来了,周大姐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那样扑向他,要不是李路搀扶着,她就给那位大夫跪下了。

  “于大夫,大兄弟,求你带我这个老婆子去找我小儿子吧。”

  于大夫说:“大姐你别激动,我不方便带你们去,我可以告诉你们他住哪,叫什么名字,你们去找他就是了。”

  李路问:“他住哪,好找吗?”

  于大夫哈哈笑笑:“太好找了,他退休后在自家开了个医馆,专治肝病,医馆名字叫“张氏济堂”。”

  李路立刻感谢:“那谢谢了于大夫,我们这就去找那位医师,这点小意思您一定笑纳。”

  说着把红包塞进了于大夫的衣兜里。

  去“张氏医堂”的路上,周大姐坐在骡车里抖得像筛糠,大滴大滴的汗珠也往下掉,李守军怕她跌下车去,就伸手想扶住她。

  还没挨到就被拍回去了,周大姐厉声说:“你别碰我!”

  车辕上的李路回头看到吆喝住了骡子,让李守军赶车他坐到地排车里抱住了娘。

  他没开口,因为就算弟弟当年没那个张大夫捡回家了,也不一定就治好了啊。

  看到了“张氏医馆”的门匾,周大姐激动得腿都软了,李路半抱半拖着走向前去。

  医馆门前排着长队,都是抱着孩子来看病的。

  李路在门匾下面看到一行字:主治小儿肝炎。

  他心也加速跳了起来:或许,当年是老天爷把我弟弟送到他手里的!

  当然不能打扰人家看病,李路就搀扶着母亲,李守军站在他们身后一步远的地方,静静地等着张大夫看完这波病人。

  终于轮到他们了,三人恭恭敬敬地走向前去。

  人家的时间宝贵,李路直接说事:“张大夫,我是三春集乡医院的于大夫介绍过来的,我们不看病,想向您打听18年前的一件事。”

  那张大夫睿智的双眼看向了三人,“什么事情?我年纪大了,不一定记得住。”

  李路拦住想说话的母亲,“张老先生,18年前,您是不是捡到过一个看起来两三岁的男孩,他患了肝炎,就被丢在三春集乡医院门口。”

  然后详细说了弟弟被放置的位置。

  说完,医馆里静得只听见四人的喘息声,周大姐牙齿咬得咯咯响,手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那张大夫垂下眼帘,问:“你们是那孩子什么人?”

  “我是他娘!张神医,你一定把我儿子治好了是不是,他现在在哪呀……”周大姐说着从椅子上滑到地上给他跪下。

  “娘!”李路把母亲搀扶起来,自己跪到了张大夫脚下。

  李守军看见也默默地跪下了。

  张大夫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们,缓缓开口:“丢了的孩子就不要再找了,这样,对收养他的人家,还有孩子都不公平。”

  周大姐怔住了。然后立刻解释:“张大夫,孩子不是我丢的,是这个人渣丢的,但凡孩子有一口气,当娘的也不舍丢下他呀……”

  李守军连连骂自己。

  李路拉住母亲劝他冷静,他的眉头慢慢展开,忽然大声说:“我李路叩谢张大夫大恩!”

  接着给张大夫磕了一个头。

  真相了:弟弟当年被治好了,现在在抚养他的人家活得好好的。

  孟荞麦这天早上照例载着炒田螺来到摊位上,一放下篮子菊花急急地小声说:“荞麦妹妹,那边有人也卖炒田螺了。”

  孟荞麦顺着菊花手指的地方一看:一位跟她年纪相仿的少妇,也用篮子盛着田螺在卖。

  她心里嘀咕:这么快就有人抢生意了。

  想想很正常,看你卖得好了,自然有人跟风。

  更何况这玩意又没有成本,也没门槛,去河沟里捞出来加佐料炒了就可以上市了。

  孟荞麦嘴上说:“没事嫂子,兴我卖也兴人家卖。”

  话是这么说,客户就这么多,买了你的就不买她的了,而那个少妇头一天卖,自然有人想买她的尝尝味道。

  所以,孟荞麦生意就没平日好了,等那个少妇卖完了,她的还剩一半。

  菊花恼了,小声说:“荞麦妹妹,要不我去跟她说,你先来这里卖田螺的,让她去别处卖。”

  孟荞麦笑笑说:“嫂子,可不兴这样,做生意嘛,公平竞争,不能耍坏。”

  菊花说:“也是哈。那你的田螺以后都没她的卖得快咋办?”

  孟荞麦还是有信心的:“不会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