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起了条件。
墨伊听完,心中四个字:果然如此。
:首先家世要跟墨家差不多。高一点的,嫁妆就宽松一些。低一点的,嫁妆就要得多。
看着平日里安稳到有些木讷的大伯母,一幅精明的模样,一五一十的,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说起对方姑娘的模样,她的要求是:椭圆脸儿,头发眉毛要好,中等个头就行。长得“喜幸点的……不用太好看!”
真猜对了……墨伊心里叹口气,“这样吧,等我见着二哥,问问他喜欢的都是什么样的,您别只顾自己的要求啊。”
“嗨,什么叫喜欢哪!别管男女,肯定都喜欢长得好的,但长相有什么用?”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这边说完了话,王氏又叫她过去坐,“最近见着纹纹了吗?”
这么一说,墨伊还真想不起最后一次在哪儿见的了。
“最近没见着。”
“你姐夫,也去了西郊,筹办那什么大比武呢。他还是个头头哪……比张得宝和墨帆都高。”王氏一得意起来,声音又向上拔。
“听说了!昨儿我还见着二哥了呢。”
庄氏一听连忙问,“在哪儿见的?”
“在花乡,遇到了二哥,他是去办事的。”
又说了几句闲话,墨伊就要走。墨如海想留她吃饭……
“女儿还要送花去店里。”
墨如海想了想,“我跟你店里吧,也有些日子没去了!”
父女俩就出了门,王氏冲着丈夫的背影撇嘴……
这会儿,店里还真有几个客人,正轻声的说笑呢。
“王妃!”有个姑娘看到墨伊,笑着叫,“刚还跟云师傅说起您呢!”
墨伊细看了一会儿,“汪姑娘?哎呀,变样子了!长高了?还白了?”
汪如涵调皮的笑着,“变好看了吧?”
“漂亮极了!这一下,我都没认出来……”
“我现在呀,找姜师傅做衣裳了!那天,跟云师傅跟起娘娘您的衣裳,我说好看。然后赵掌柜跟我提了姜师傅。
姜师傅这个人哪,肯说真话,从来不哄着我做贵的衣裳,只做适合我的。去了几次,他跟我说了很多。
我才知道自己穿什么颜色好,什么款式好。喏,所以变了样子呀!我祖母现在天天夸我!现在,徐凤娇可比不过我了!她还跟我打听衣裳是在哪儿做的,我不跟她说!”
“嗯。别跟她说……”墨伊乐不可支。
……
接下来几天,墨伊在屋里画画。
那天在花乡,她看中了紫色藤萝花。
家里园子的一角,王爷的私库前头,有一块空地。
现在铺着地砖,上头什么都没有。
如果把砖起了,然后栽上藤萝花……“这样栽两排,搭上架子,让藤蔓往中间爬,形成个拱形的花廊。花农说,只要两三年,两侧就能搭在一起了。等花开了,一片紫。中间摆上桌椅喝茶……”
那将是何等惬意?
去量一下,看是种两排还是三排……
兴致勃勃的出了门,本来想从花园穿过去,却发现,花园一地的水……
她脚上是精致的绣花鞋,踩过去可就完了。
“怎么搞的,浇花也不用浇到路上呀!”
但也没多想,从外头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