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877章 种桑得桑

第877章 种桑得桑

emsp; 听说兄长对他亦是要喊一声伯父。

  所以王训倒也不好对他如何,最多也就是与他争辩两句。

  剩下的,只要他做得不过分,也就由他去了。

  眼看着夏侯霸的人影越来越小,他连忙带人跟了上去。

  夏侯霸策马跑了一阵,这才觉得胸口的郁气稍稍解了一些。

  他抬头看看四周,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桑林。

  桑树下,有百姓正在挖坑,还有百姓正从别处担来黑乎乎的东西堆到树下。

  桑林边上,还有一个大大的蓄水池。

  看到那些百姓所做的活,与北方大是不同。

  夏侯霸不禁又停下了脚步。

  自从知道自己在名义上“被叛投”了蜀人之后,夏侯霸没少跳脚咒骂某位冯姓之人。

  为了避免尴尬,张夏侯氏借着回锦城看皇太后的名义,把夏侯霸从汉中带走了。

  虽说张夏侯氏曾对冯某人颇有微词,但其实对冯某人的本事,还是很认同的。

  特别是经过汉中一行,张夏侯氏算是默认了自家小女儿的某种身份。

  所以她在夏侯霸面前,还是说了冯某人的一些好话。

  毕竟都成一家人了,以后终归还是要再见面的,到时候关系太过僵硬总是不好。

  只是自家族妹说那冯文和领兵了得也就算了,因为在这方面夏侯霸没资格说话。

  但要说此人连治理地方的手段,亦是少有人能出其右,那就真是让人不服气了。

  允文允武,写文能名传天下,领军能破敌拓疆,若治民之能仅亚诸葛亮,这等人才,只怕百年才出一个。

  如今蜀人前有诸葛亮,后有冯永,难不成这蜀国,当真受上天所眷耶?夏侯霸自然不相信。

  所以他要亲自去看看。

  蜀人军民士气高昂他是知道的,没想到到了越巂,他发现这里,居然颇有书所载的前汉遗风。

  前汉征伐匈奴,胡人闻汉兵莫不畏者,称之为汉子,人又曰好汉。

  而越巂这里,闻魏贼则莫不切齿,以灭魏为任,实是让夏侯霸心存惊悸。

  不说民心,就连百姓事农桑,都远异北方。

  他走上前,开口问道:“敢问这位老丈,为何要在桑树下挖坑?”

  正在挥着锄头的老农停下手,上下打量了一下夏侯霸,反问道:

  “这位贵人可是从别处而来?才至越巂不久?”

  夏侯霸顿时大吃一惊:“老丈如何得知?”

  老农呵呵一笑,指了指桑树:“如今越巂养蚕之桑,皆为冯桑,乃是冯君侯费尽辛苦才寻来的上好桑种,可养出好蚕。”

  “君侯在越巂劝课农桑时,教我等事桑树亦要如事粮食,开春时要剪桑树枯枝。”

  然后老农又指了指桑林边上的大水池,说道,“同时要开始放养鱼苗……”

  夏侯霸越听,越是迷糊起来:“为何要在池里放鱼苗?”

  “养鱼啊!”

  老农理所当然地说道。

  再看到夏侯霸不明所以的样子,老农哈哈一笑,拍了拍脑袋,“老糊涂了,忘了贵客是从外地而来。”

  “这池啊,有个专用的名字,叫鱼塘。君侯说了,孙水河谷,多有低洼之地,但凡到了多雨时节,容易成灾。”

  “所以在低洼多挖鱼塘,再用挖出来的塘泥在边上筑起塘基,可减轻水害。而且鱼塘蓄水,亦可防干旱。”

  “塘基土地肥沃,在上头种桑树,既不占田地,又能得桑叶养蚕,乃是一举数得。”

  夏侯霸听到这里,不禁惊而叹服:“原来如此!那冯文……唔,唔!”

  “还不止呢!”

  老农难得见到这等没见过世面的外来土包子,而且看起来还是贵人的土包子,当下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此乃生生不息。”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说着,老农唱了起来:

  “一二月来理桑枝,放鱼苗;三四月来施桑肥;五月养蚕,六月卖,蚕沙蚕蛹来喂鱼;七月八月清塘淤,固塘基;年底数月除草喂鱼。”

  “鱼塘宽,鱼塘深,捕得鱼儿腌咸鱼,腌得咸鱼送军中……”

  越巂有盐井,再加上冯君侯当年搞的稻花鱼,越巂咸鱼如今在蜀地已是大有名气。

  反正陇右胡人对口粮袋里的咸鱼,都是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咸鱼又香又咸又好吃。

  夏侯霸听闻这俚曲,道尽一年桑塘农事,不禁有些痴了。

  “听闻老丈不似普通农人,敢问姓名?”

  老农又是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我当年不过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卒,后来得君侯错用,跟在君侯身边当了几年亲卫,最后随君侯平定越巂。”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