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军攻击。
面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三战区依照预设的决战思路,先在第一阵地分头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迟滞敌军行军速度,为接下来的衢州决战做准备。
这样的思路也说不上问题——战略方面很多时候其实是不会出错的,但战术的执行上累积的错误,却最终会影响到战略方面。
浙赣会战便是这样的例子。
三战区希望第一阵地能消耗敌人的力量,可现实却是:
第一阵地线上,多支部队均是一触即溃!不仅没有达到阻击敌人的目的,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的物资。
日军基本是15号才开始行动的——但并不是直接交战,期间是要进行行军的。
可是,17号诸暨就沦陷了。
而这也只是开始。
19号,桐庐沦陷;
20号,东阳沦陷;
21号,义乌、永康沦陷;22号,建德沦陷;
23号;汤溪沦陷!
这个沦陷时间表,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靠第一阵地线阻击、迟滞、消耗敌人的设想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面对着一城接一城的快速沦陷,战区司令部那边什么反应不知道,但张安平就一个想法:小鬼子行军的速度,都赶得上彼时起义军在浙东纵横的速度了!可第一阵地线,明明是国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用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呢?
一触即溃!日剧只需要走路、走路、再走路,到达一地就能占据一地。
此时的国军只能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这预设的第二阵地来阻击敌军了!因为前线败得太快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衢州决战做好准备!
三战区命令死守兰溪、金华,并决意在金华方向采取内外线夹击的方式来粉碎敌人对金华的合围。
可是,外线的部队大多数是从第一阵线退回来的,早就被日军的兵锋吓破胆了,根本没有跟守城的63师、86师配合,甚至日军完全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
金华守城的两个师最终的结果是独力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防御作战中他们依靠工事坚守了数日,可最终却不得不因为阵地的大量被毁而放弃阵地,向北山突围。
金华保卫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战中,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踩雷身亡——消息是张安平送来的,三战区司令部因此狂欢不止,可酒井的身亡并未改变金华的结局。
28日,兰溪、金华同时沦陷!这一阶段的进攻中,诸暨、桐庐两条战线完全就是纸糊的、泥捏的,一触即溃,尽管浦江一直在坚守,但并未影响到大局!
嵊县、新昌方向,日军的进攻则不顺畅,哪怕是兰溪、金华沦陷了,哪怕是西路的东阳义乌沦陷,这两地却始终掌握在国军手上,再加上这条防线的国军往后可以退往天台,算是给三战区挣了一丁点面子。
可惜面子挣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随着兰溪和金华的沦陷,日军的兵锋已经指向了预设的决战战场衢州。
亲赴衢州战场指挥的三战区长官在会议上坚定的称:
衢州绝不可以丢失!
衢州,三战区准备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其中一个军被安排在城内防守,其余部队在外线呈弧形态势——外线保持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意欲通过内外夹击,在决战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5月31日,军统南昌方面传来急电。
经过数日之准备,南昌之敌出动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拢共约四万余人,于当日强渡抚河,向赣东进军。
一旦南昌之敌占据了赣东,那么三战区的后路就被抄了!尽管第九战区会负责截击南昌之地,确保三战区后路不会被抄,但三战区顾长官还是感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必须尽快与日军决战,确保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于是衢州及周边的驻军展开了调动,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决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溃日军,扭转战局。
决战即将到来,张安平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负责战场情报搜集、战场各地的情报搜集,他拍着胸口表示:
军统的情报绝对会时时更新,请各位前辈不要在情报方面有任何顾虑,如果因为情报而导致哪一部部队出了问题,他张世豪绝对负责到底!
此时的日本人也从国军的调动中感受到了国军意欲决战的心思,这也符合他们的心意。
毕竟三战区在衢州部下的内外阵地,想要硬啃,他们在主力尚未集结之际是很难啃下来的,相反,国军主动出击意欲决战,那他们就能避免强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但日本人也不会让国军顺顺利利的达到主攻的目的,他们调派军队,做好了以攻代守、打乱国军节奏的准备。
距离6月4日早上决战16个小时,三战区司令部向各部下发了决战准备之命令,次日早上八点,各部按照命令进攻!张安平作为情报官,将自己的小指挥部设在了第一线,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一旦决战打赢,国军便能趁机收复失地,而且不少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迫都撤入了山区,一旦日军开始仓皇而逃,这些军队能起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
再加上依然坚挺的浦江,很可能对日寇来一波关门打狗。
但……
但如果顺利展开决战,那就没有运输大队长这个戏谑的绰号了!
6月3日下午五点,经过数日慎重思考的侍从长做出了一个决定:今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之战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