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赠别

  <div class="tt-title">第183章 赠别

  李宗德道:

  “那时我也是天真,以为看了彩虹,或许还能遇见天神赐下福祉,保佑你平安健康。再不济也能让你心情变好,心情好了,病也能好快些。”

  李高平笑了笑道:

  “那天之后病确实好得快了些。。”

  李宗德笑道:

  “那是药好。”

  李高平嘿嘿一笑道:

  “你家养的小公鸡也香。”

  郭天云打趣道:

  “怕是师兄嘴馋了故意装病骗吃的吧!”

  米为义立即附和道:

  “一定是这样!”

  李高平道:

  “病好了是有点不想起来,还想再吃几口肉,就是药太苦了。”

  唐寅也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父母俱在,可以撒泼打滚,病了也有人照顾,哪怕困了,也可以靠在父母亲的怀抱里安稳睡着。

  回想童年,最是让人伤情,父母早已辞世,音容笑貌竟已有些模糊了,那时候他们长什么样子?我又是什么样子?

  一时回忆不起,再想到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后的醉生梦死无端放荡,莫名生起一股对自己的恨意。又看这满园残花,心中忽而涌起一阵悲情,开口道:

  “揾泪问花雨,东风何劲疾!

  香飘在前日,枉来园下啼。

  风流空自许,疏狂醉途迷。

  情深难度日,暗愁悲心戚。“

  林风庭道:

  “唐先生是想起什么事了吗?”

  唐寅道:

  “前尘往事总催泪,难免困扰。想仔细回想,将点点滴滴收藏留念,回忆却又模糊了,总想不起那一张张日思夜想的面庞,就连他们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说过怎样的话,我都已记不太清了。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时不时地还能想起一两个。”

  向大年道:

  “我也想不起当年对我照顾疼爱的邻家阿姐长什么样子了。她嫁到哪里、嫁给了谁,我都不太清楚。只记得她给我摘梨,摘樱桃和刺泡儿,还为我梳头扎头发。

  每次回家我都来去匆匆,总会忘记做很多事,留下不少遗憾。常想再见她一面,却不在家乡。

  也不好写信打听她的下落,怕引人误会,也怕见面后尴尬找不到话说,更怕见了面,她就不再是“她”了。

  这人啊,经年不见,互相之间就只是一道符号,记挂着,念叨着,这也挺好,就这样吧。”

  唐寅道:

  “就凭着这点念想过活了,就怕连这点念想也忘干净了,到时候我该想谁?我又该惦念谁?”

  林风庭道:

  “只有‘劝君多勉励,努力加餐饭’了,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若想寻个寄托,养些猫狗都是不错,哪怕续弦再娶,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也成。”

  唐寅摇了摇头,余光却瞥见书案,上面是自己才刚起了个头的画作,便起身走去,捻笔添黑,一点点地勾勒起来。

  众人也都十分好奇,这位名满苏杭的才子是怎么画画的,纷纷凑了过去。

  唐寅笔触很有观赏性,轻快流畅,细腻的同时又十分凝练,廖廖几笔,就将原已画好的远山轮廓勾勒清晰,并在山下方拉了几条波浪,一片小湖立马成形。

  他再把墨汁化水,在纸上晕开,云雾立即铺展,将山水的意境盘活,虚实远近的变化跃然纸上,十分生动,极富意境。

  他再细细勾点描摹,山石,草树一一呈现,又再在湖边下了番功夫,立马就出现一舟一渔翁,一柳一樵农。补上几只飞燕,便将春日的欣欣气充分展现。

  他似还有不满,行笔不停,又在春湖之旁山林之下画了块禾田,一个健壮的汉子正吆喝水牛在田中翻犁。

  田边还有三个放纸鸢的小孩嘻笑奔跑,神态鲜活,须眉毕现。

  他似仍旧不满,又在山间落笔,不久几间茅舍便出现在画中,生活气息扑面,直叫人喜爱非常,挪不开眼睛。

  画完一幅,他又画一幅,这回风格却是迥异,先以苍劲的线条画出一块奇石,又以轻柔的笔触几笔带出绽放的兰花。最后他又细细描摹,很快就有两只威武雄壮的蟋蟀出现,并互相对峙,似乎大战一触即发。

  ……

  唐寅画了很久,午后总该迎来夕阳,天色总要陷入昏黑。

  林言早点了油灯,如豆般的灯火在噼啪声中跳动,让本就昏暗的屋内更显昏沉。灯油的气味总不免刺鼻,这是易燃易爆品常有的通病,闻多了容易让人觉得反胃。

  唐寅终于停笔,月已上中天,窗外虫唱鸮鸣,时不时有野猫嘶嚎。

  唐寅把最后一幅兰溪浣纱图吹干,道:

  “说来也不怕你们笑话,只这三张纸,都还是向邻家借来的,故只画了三幅,居然一幅也没废,运气倒还真好。

  不过这三幅画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