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大唐:我娶了七个公主> 第450章:科举改革,九年义务教育?

第450章:科举改革,九年义务教育?

  杨飞出门。

  期间去了趟房府,邀请房玄龄一同出发吏部。

  这一次,趁着长孙无忌被罚面壁思过,杨飞有大动作要搞。

  科举改革!

  科举制度是在隋朝的时候创立的。

  唐代科举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简称“省试”。

  唐朝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

  玄宗开元年间才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

  也就是说现在贞观八年,科举还是由吏部掌控的。

  唐朝的科举有常科和制科之分。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大科.

  杨飞不否认科举制度的产生积极作用。

  但它存在的消极作用同样不少。

  第一点,科举制度是文化专制的手段,使思想僵化,脱离实际,影响文化的发展。

  第二点,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

  此时考试内容都以《四书》《五经》为主,假若不通经典,不可能被录取。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恶心主义。

  总结而言,科举制度限制了人的智力,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压抑了人的思想,使人脱离现实和生产,只顾读死书,写空话。

  杨飞当时穿越过来,安心做小财主而没有任何想过考取功名的念头,以上就是原因之一。

  现在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

  整个大唐能够制衡他的人凤毛麟角。

  拥有二十一世纪的眼界,自然得改一改科举制度。

  从科举开始改革,以后他想要的蒸汽时代、信息时代等等都会快速到来。

  故而杨飞要去吏部先看看情况,开个刀,杀几个冥顽不灵的人,改一改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

  他和房玄龄的到来,吏部上下都吓得喘不过气来,以为杨飞要借机清算吏部。

  毕竟身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被杨飞罚一个月面壁思过,吏部上下难免人心惶惶。

  “拜拜见汉王殿下。”

  “拜见房相。”

  吏部一众高层十多人都出来迎接两人。

  他们神色不一,有对杨飞无比恐惧,也有对杨飞无比怨恨。

  “随便坐,不用拘谨。”

  杨飞摆摆手,自然而然地往主座位的方向而去。

  那个位置,是长孙无忌开会期间坐的,现在归杨飞所有。

  而在场的吏部一众,全都没有任何想要开口阻止的意思,甚至还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毕竟看杨飞的样子,不是来找茬的,而像是有什么事要处理。

  “谢汉王殿下。”

  吏部一众纷纷行礼,各自找到地方坐。

  这其实就是一个会议室,每个位置都是按照职位来坐的。

  故而很快就正襟危坐地坐好等待杨飞开会。

  “今年的科举,是不是已经结束?”

  杨飞沉声开口。

  唐朝的“省试”大概是二月份的时候开始的。

  如今将近四月份,估计早就已经结束。

  “回汉王殿下,省试在上个月已经完成,获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已经安排好他们在相应的职位做事。”

  吏部侍郎崔望春恭敬起身向杨飞禀报。

  他低头的时候心中想着是不是杨飞对科举不满?

  但是这次科举,却是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

  这多亏于天下书局新纸的出现,使得读书人多了很多。

  不过获得功名的人数,却和往常的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

  “把名单拿来给本王看看。”

  杨飞想了想说道。

  天下读书人,多数来自五姓七望还有其他望族。

  如今他的新纸横空出世,考得功名的是否有什么发生变化呢?

  崔望春有点傻眼,不过他快速地让一名高层下去把名单资料取来。

  杨飞接过录取名单,一眼所看,多数是李、崔、郑、杨、卢等等姓氏。

  这一看,就知道考到功名的多数就是那些大族。

  这也正常,毕竟人家先天条件好。

  普通百姓靠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很难。

  这里面想来也是有猫腻,官官相护的猫腻。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