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我看到了一切> 第278章 产业革新(大杯)

第278章 产业革新(大杯)

搓手,一脸猥琐的笑着:“嘿嘿,大强,今天卖了多少钱?给兄弟说一下。”

  方健强一脸不耐烦:“你哥也种了木蔗,你不会去问他呀?”

  “大强,别提他了,你消遣我是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他的关系。”提起他大哥,中年人顿时一脸不高兴。

  “呵呵。”放下茶壶,方健强开口说道:“一亩大概三百多块钱,你要种就赶快去县里的壶城糖业登记,不种就拉倒。”

  “才三百多块钱?这也太少了吧?”

  “我说二豆,你还没有开始种就嫌弃上了?”方健强一脸无语。

  方双德则说了自己的疑问:“不是说一亩可以收八九百块钱?”

  听到这个问题,方健强顿感无语:“呵呵,你小子读书的时候,上课睡觉也就算了,听过座谈会也听一半,人家说得明明白白,是第四年开始达到每个月八九百块钱,而且还要有合理养护,你如果还是这种态度,我劝你还是别种了。”

  “别呀!大强,我真想种,每年砍甘蔗太累了,要不是他们给的收购价格太低,我早就种了。”方双德为自己开脱道。

  “还低?你在想屁吃吧?他们给一块钱一斤已经不错了,你用自己脑子想一想,以后咱们整个壶城都种这种木蔗,你知道一年会收多少糖吗?”

  “多少?”

  “如果达到巅峰期,差不多一年可以生产2000万吨蔗糖。”

  “2000万吨是多少?”

  “知道咱们国家去年生产多少蔗糖吗?”

  “不知道。”方双德一脸懵逼。

  “900万吨左右。”

  “咕噜…”方双德下意识吞咽着口水。

  “现在知道为什么一块钱一斤是公道价了吧?你们以后不种也得种,还种传统甘蔗?你看糖厂愿不愿意收?”

  这种情况下,整个产业都在逼着蔗农淘汰传统甘蔗,除非是种植作为果蔗的甘蔗,不然根本没有市场。

  毕竟其他糖厂也不是傻逼,哪怕是官方也压不住这种大势所趋。

  现在传统糖蔗压榨蔗糖,每吨蔗糖的原材料成本需要4000块钱,采用木蔗糖液制糖,每吨蔗糖的原材料成本才2000块钱。

  但凡脑子正常的糖业公司,都知道该选择哪个了。

  由于这种技术革新出现在国内,官方不可能说这个木蔗糖液太便宜了,强行给定一个收购指导价。

  因为现在就算是采用一个比较高的收购指导价,也扛不住几年的。

  随着桂省和岭南的木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很快就会突破国内的需求上限,然后倒逼市场降价。

  要知道目前海陆丰公司旗下的三个糖业子公司,已经在桂省和岭南的雷州半岛,累计推广种植木蔗84万亩。

  哪怕今年是第一年采收,平均亩产只有每个月168公斤左右,这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这代表着海陆丰公司今年的蔗糖产能将达到170万吨,相当于去年全国产能的18.9%左右。

  而且看一下大新县已经种植木蔗的蔗农反应就知道,他们都希望可以扩大种植面积。

  哪怕海陆丰公司控制种植配额,将种植面积限制到300万亩左右,到了巅峰产期,每年也是近1500万吨蔗糖的产能。

  这个产能基本和目前国内每年的蔗糖消耗量差不多。

  一旦国内市场饱和,加上生产成本下降,蔗糖价格必然只能和国际市场接轨。

  而且随着国内的蔗糖产能飙升,国际市场本来就低迷的蔗糖价格,将进一步下跌,毕竟国内将少进口600万吨左右的蔗糖,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富余量,根本不是其他地区可以轻易消纳的产能。

  其实国际白糖的期货交易价格,也在大半年之前开始持续下跌了,只是因为木蔗没有真正大规模量产蔗糖,实体市场没有直接表现。

  现在一月份的国际白糖期货交易价格瞬间暴跌,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最低位,期货市场的每吨蔗糖价格目前为423美刀,折合3045华元。

  当然,这种突然的暴跌,并不是真正的实体市场交易价格。

  市场会自己调节,将一部分多余出来的甘蔗种植面积给淘汰掉,最后再次恢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但这个价格需要经过一两年的市场动荡,才可以初步完成调节。

  包括东亚糖业、南华糖业、桂省糖业、湘桂糖业等国内大糖厂,已经从去年开始,要求蔗农尽快改种木蔗,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因为目前海陆丰公司给的木蔗种植配额,一共就350万亩。

  这些糖厂早就受够了不断亏损的日子,他们想通过木蔗改变整个糖业的生态,实现一个比较好的盈利。

  而各地的蔗农也开始分化,一部分想方设法改种木蔗,一部分种植水果甘蔗,一部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比如滇省的蔗农,除了种植水果甘蔗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全部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了。

  官方也开始引导种植,避免蔗农改种橡胶树,因为橡胶树同样也是日薄西山了,海陆丰公司在漠南的橡胶草种植,今年就会达到50万亩左右。

  现在种橡胶树绝对是死路一条,还没有开始等橡胶树进入割胶年限,就会遇到大规模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