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 第439章 核聚变航母?

第439章 核聚变航母?

  对于这篇上传到Arxiv上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

  徐川并没有轻易的下结论,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观看着论文,思量着里面的合成技术与各种超导参数。

  哪怕是这种合成方式看起来异常的‘离谱’和‘简陋’,他也不能轻易的去断定结论。

  对科研保持始终如一至的严谨,是一名科研人员人生中必备的座右铭。

  揉了揉眼睛,徐川活动了一下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

  从arxiv上的论文来看,这一次南韩那边上传上来的常温超导材料KL-66的数据并不是很完善,缺少了很多的东西。

  给他的感觉有点像是急匆匆什么准备都没做好就传上来了的样子。

  或者说,有点类似于‘民科’那种,为了掀起热度和流量,造个大新闻的感觉。

  老实说,他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毕竟,无论是科研领域,亦或者是其他领域,南韩那个国家爆出来的各种‘假新闻’,可以说得上是常态了。

  而常温超导材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真能出现,这是项改变世界的成果。

  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来说,它或许还比不上可控核聚变技术。

  但常温超导代表的是能源传输和储存的方式的改变,能源利用效率的巅峰。而且它会极大的推动当今社会上常见的所有领域的发展。

  如果是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没有实现之前,常温超导材料先实现了,也能极大程度的降低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难题。

  可以说,从流量和热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几乎不次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领域。

  利用常温超导材料,来博一波眼球,对于那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做不出来的事情。

  所以他有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具体情况如何,还是得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不过还未等他起身,显示屏上,arxiv网站又有一条推送跳了出来。

  《超导体LK-66在室温和大气压下表现出悬浮性及其机理》

  徐川点开看了一眼,眼神中带上了一丝诧异和疑惑。

  标题和概述虽然有些不同,但同样是常温超导材料领域的论文,同样是南韩的科研人员上传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吗?

  总不至于一篇论文上传两次吧?

  蓦的,他注意到了这篇arxiv论文作者的署名。

  和上一篇论文不同的是,这篇论文的作者署名有六个,上一篇只有三个。

  这一情况引起了他的好奇。

  食指轻轻的点击了一下鼠标,他将第二篇论文也下载了下来。

  有些意外的是,第二篇论文比第一篇论文要详细很多,不仅罗列出了相关制备方式,也附上了对这种KL-66室温超导材料的完整检测报告和实验数据。

  从这方面来看,第二篇论文才更像是一名正儿八经科研人员上传的东西。

  “有点意思。”

  看着两篇不同的论文,徐川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从第二篇论文来看,这种KL-66室温超导材料的机理和实验数据几乎完美的符合超导材料的检测数据,并不像是造假的数据。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代入进去的话,第一篇可能也没什么问题。

  那第一篇论文和第二篇论文,可能是为了争夺科研成果?

  毕竟按照学术界的规则,有很多奖项是颁发给第一个提出或做出这项成果的人的。

  比如诺贝尔奖,不仅仅只颁发给第一个做出成果的人,还限制了获奖者的人数最多只有三个。

  诺奖从来都不颁发给团体,哪怕是他带领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的人研发出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的人员也不会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当然,如果徐川将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各大难题全都拆解开来拿出去,以他单独一人,或者两三人的形式公布,包揽最近四五年的诺奖一点问题都没有。

  无论是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模型,亦或者第一壁材料,亦或者是氚自持等技术,都是妥妥的稳定诺奖级成果。

  不过他不可能这么做就是了。

  倒是这种名为KL-66的室温超导材料,还真有可能。

  都不需要它能稳定的保持超导现象,不需要它是商业化成品什么的,只需要证实了它具有超导性质,那么发现者获得诺奖是妥妥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出现这种一篇论文发两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前面那篇论文,很明显是为了抢占诺奖成果而率先公布出来的。

  如果没有意见的话,接下来应该很快就会有相关的指责、扯头发等方面的新闻出现了。

  对于这种事情,活了两世的徐川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当然,他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这种KL-66的室温超导材料,是否真的可以复刻出来,且具备超导性能。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