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

英布搓搓手:“周顺,我最早跟随公主,这征战匈奴不能不选我啊!”

  他可太清楚指挥作战是由他来没错,但由谁出征方面,指导员的话语权比他高!

  “若项羽……”见英布垮下脸,周顺笑道:“吞并匈奴非一战之功。”

  英布这才反应过来。

  始皇帝灭六国也是十年,上将军都换了好几个,更何况裨将。

  陇西侯门前愈发热闹,李信苦不堪忍。

  ………

  粮草供应、驰道与驿站的防护、争夺水源地。

  韩信的目光已然投向大秦以北。

  没有任何兵法提及该如何指挥一场不间断、持续时间长达十年的战争。

  战场在没有城墙的无垠草原,那是匈奴的主场。

  但韩信没有丝毫畏惧。

  因为他是韩信。

  【为确保驿站寄信的畅通,秦二经常以民用渠道给各地的官员寄信并要求按时回信,当然也包括远在长城之外的韩信。】

  【这些不走军政渠道的信件不会包含涉密信息,大多是随便问句好再附上回信要求。】

  【由于信件量过大,自然不是秦二亲笔书写,而是由宫女们代笔。】

  【官员们收信后看内容就知道秦二的用意,按要求回信就行,且非特殊情况不得回文书。】

  【比如秦历20年立秋的信,就是要求各地官员寄回当地的一片树叶。】

  【也有借这个渠道举报领导贪腐的小天才!有的贪官会截留政道的信件,但民用信太多了没法截,而且截了秦二的信导致信件没能按时抵达咸阳,会被青玉案倒查!】

  【这就是秦二的用意,为了防止被上级官员截留,这些寄给下级官员的信往往是寄给官员的亲朋好友甚至同乡而不是本人,回寄的地址也不固定,还会寄到别的地方中转。】

  【最早的“帝王信箱”。】

  【秦二的很多政策都沿用至今,她的思维太超前了。】

  简单的驿站,都能被秦二用来加强对官员的管控。

  张良对未来要辅佐的君王有了初步的了解。

  秦二行事喜好提前布局。

  只看她当前的行径,难以推测她之后的用意。

  比如驿站的存在,只看天幕前文会以为剑指匈奴,辅以加强各地的物资信息流通。

  然而紧接着就是秦二能借助民道监管官员。

  张良甚至还能想出很多用处:驿站的通畅与否、信件的收寄频率都能反应当地的治理情况。

  但又涉及到许多问题:谁来送这些民用信?如何确定送信地址?

  想得越深入,这简单的驿站改革就变得越发不简单。

  张良现在知道为什么只能休沐五日了。

  ………

  陈平对秦二越发推崇。

  不愧是信奉性本恶的荀派。

  地方官员只手遮天的情况屡见不鲜,就如六国反秦遗族公然作乱,只要得当地郡守庇护就不会为咸阳所知。

  这所谓的“帝王信箱”,却让县令有了反制郡守的手段。

  若秦二寄的信不止到县令,那管控的范畴就更大了。

  如果这信也寄给没有官身的黔首……

  不,不用如果。

  秦二视天下人都是将反之人,就必然有信件寄给黔首!

  【但众所周知,韩信他不是一般人。】

  【在其他官员按要求寄花寄草寄树叶的时候,韩信认为这信是秦二对他的试探!】

  【笑出声。该多想的时候不多想,不该多想的时候想太多。】

  【其实并不奇怪,毕竟是带兵常驻境外的统帅,他要是不多想就不是幼稚而是没脑子。】

  【所以韩信回信得非常认真,在不涉密的基础上努力表达“没有异心”。】

  【回信附带文书会送到秦二手上,秦二看到估计得懵:这又是什么迷惑行为,看不懂回信要求吗?】

  【不,秦二肯定猜得出韩信的逻辑,但她只能加入:如果不亲自回信安抚,韩信就有可能因为担忧君王的猜忌而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收到安抚回信的韩信,继续给秦二表忠心。】

  【收到忠心回信的秦二,继续被迫安抚韩信。】

  【循环!是循环!他们进入了死循环!!】

  嬴云曼:“……”

  她现在知道“漫漫信途”的来源了。

  先前还以为乌龙是她刻意为之,现在来看意外的可能性更高。

  即便是她,也没法确保韩信收信后是想太少还是想太多。

  在政治方面,韩信有他独特的赛道。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