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r />   “赵哥,你打轻一点。”

  看赵明华拍脑门的动作和力道,春宁忍不住提醒他:“要是你自个儿把自个儿打傻了,这才不要这样的傻姐夫呢。”

  “嗨,不会不会,我又不是豆腐渣做的,打不坏。”赵明华拍了拍春宁的肩膀:“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发去蜀州,姐夫带你去看热闹繁华的大都市去。”

  “赵哥,你轻点,我要被你拍散架了。”

  这人也真是没个轻重啊,拍得肩膀生疼。

  还有,他大约是忘记了,自己就是从热闹繁华的京城来的,论热闹繁华还有比京城更大更热闹的地方吗?

  赵明华也就是一时嘴快,说完后心里也好笑,自己是把这个小舅子当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孩子看待了。

  “春宁啊,咱是男人,男人就应该力大如牛,气壮如山,手上要有力,肩膀能扛事,你以后要做营生要走南闯北,最好还能学点本事能防身。”

  “你可能会说可以请家丁请护院请保镖,但是,春宁,我告诉你,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请再多的人也不如自己有本事,危险往往只在一瞬间发生,如果单纯的靠着谁也救那就是有把命交出去的风险。”

  “赵大哥,我能学会吗?”

  春宁很赞同赵明华的话,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肖家的男丁流放后他就是家里最大的男丁,不仅要有自护的能力,还要有护住家人的本事。

  “当然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赵明华道:“你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想要学什么都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只是学防身,又不是让你学了当武林高手。”

  学防身就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

  春宁悄悄的摸了一下自己衣服口袋里的粉末包,那也是防身的,都不用学,只需要关键的时刻头脑清醒能准确无误的撒出去就行,那是阿姐的独门秘方配置的。

  自从上前遇险后,阿姐也给他备了一些。

  出门在外,他更要准备得多一些。

  “那我跟你学吗,赵哥?”

  “跟我学我可能没时间教你,正好你这次要去蜀州,我给你寻一个师傅一是保护你,二来也是传授你一些本事。”

  “那要多少银子?”

  师傅肯定都是需要孝敬的。

  “不用担心,不用给他银子,我和他是好兄弟。”赵明华道:“把他放在你身边,你家人和我都更放心。”

  带着小舅子出远门,赵明华责任重大,不说别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他得做好周全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春暖知道赵明华为春宁的出行做的各项准备后很是满意。

  这人,真的是就是扮猪吃老虎的。

  看似不着调,事实上做事一套一套的很有章法和主张,考虑问题也很周全,很让人放心。

  想着之前赵太太对自己家儿子的各种描述,春暖心里好笑。

  是的,赵太太都未必了解他的儿子有多大的本事和隐藏了多大的潜能。

  比如说自己被肖春兰算计那件事。

  是他得到了消息赶来救了自己;也是他不动声色的为自己报了仇。

  在所有人的眼里,赵家三少爷都是一个纨绔,是会吃喝玩乐的主。赵家人也有这种感慨,不像长子一样能撑起家业;也不像次子那般勤奋努力立志科举入仕,老三就是不着调的。

  能说到春暖这样的儿媳妇,就是他目前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儿。

  也就是说,赵明华的本事掩饰得很好,连他自己的家人亲人都不知道。

  但是,他在春暖面前却是毫无隐瞒的,几乎同时春暖也能一眼看懂他在想什么,他在做什么。

  两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一般,甚至能做到心领神会。

  这让春暖对未来的生活也不那么排斥。

  “吃的穿的都准备妥当了吗?”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春宁要出远门了,徐氏很是不放心,千吩咐万叮嘱。

  “母亲,您放心吧,我长大了,这些都准备妥当了。”

  吃的穿的赵哥说不用他准备,他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就行。

  事实上,春宁还带了家里的全部家当三百六十八两银子。

  除了来回路上的盘缠外,春宁都要将这些银子给阿姐置办嫁妆。

  嫁妆是女人娘家给她的底气。

  京城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红妆十里是形容词,但也绝对是半抬起步。

  全抬是六十四抬,一般全抬都是皇亲国戚家,寻常人半抬三十二台也是吃穿用一应俱全的。

  昨夜母亲提起阿姐的嫁妆就在抹泪,在心疼那些她收藏了多年最后被抄家的小库房里的字画珠宝。

  也说现在的肖家没办法给阿姐凑风光的嫁妆,让他尽量添置经济实惠的东西。

  母亲愁的还很多,还有自己的彩礼,还说肖家还有春燕春姝她们,一年又一年的都会有婚嫁了,这又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