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32章 征收女盐池,创办制盐司

第32章 征收女盐池,创办制盐司

  在姬宫湦的料想之中。

  先敲打妘椠一番,再拿新爵位对其进行封赏。

  妘椠商贾之身,必然甘心进献大量粮食。

  萝卜加大棒,各取所需。

  至于后事会如何,姬宫湦才懒得去盘算。

  只要骊山郡步入正轨,蓝田大营玄甲军出鞘,一切障碍均可涤荡。

  召公虎自然知道,夨城县伯已是封赏极限。

  五万石粮食,换食邑五百户,而且世袭罔替,犹如掘湖以蓄水,乃长久细流之策。

  此番交易,算两相欢喜。

  姬宫湦神情松懈:“不知召公还有何事?”

  召公虎道:“老臣听闻,大王欲将观星楼改作盐铺,用于售卖安邑女盐池之硝盐,不知此事属实否?”

  姬宫湦假装惊讶:“孤王只是随口一提,尔等为何如此清楚?”

  召公虎笑道:“老臣亦是顺耳一听,只因涉及镐京盐事,便有心记下。”

  “召公亦打算劝谏孤王?”

  “非也!召国远居岐山以西,境内并无盐湖,全赖河东盐池远供。召国百姓不得已食之,无不痛陈其之昂贵。”

  姬宫湦淡然一笑:“召公此言,莫非是想向孤王买盐?”

  召公虎直言:“若是一斗粮食一斤盐,召国每年需三十万斤盐,方可抑制商贾暴敛。”

  按人均每年五斤盐计算,三十万斤盐足够六万国人食用。

  召国子民不过三万五千余人,召公虎如此定数,显然是另有所图。

  召国以北,为姜戎所控。

  先前姜戎作乱,未袭扰与之接壤的召国,反而绕道去攻灭百余里外的夨国。

  若说两者没有勾结,只怕五岁孩童也不信。

  姬宫湦对此并未理会。

  “召公,若有人劝谏孤王,曰贩盐有损天子威仪,僭越大周礼法,孤王何以应之?”

  召公虎挺身道:“大王乃行利民之举,目光短浅之徒,老臣必当面唾斥!”

  姬宫湦喜不形于色,欲留召公虎共同进膳。

  召公虎借口府中事务繁冗,旋即便起身告退。

  又一日,王畿突降大雨。

  姬宫湦躺在长榻上,聆听寺人尨最近探报。

  妘椠回到铺里,便依照召公虎所言,上表天子献粮五万石。

  姬宫湦将重启观星楼,用于贩售硝盐,消息很快传遍整座王城。

  召公虎之言,陆续传出。

  王畿诸侯与卿士贵族闻讯,竟无一人有劝谏之意,反而纷纷冒雨进表求购。

  预购数量持续攀升,不知不觉已超三百万斤。

  换算成粮食,相当于三十万石,足够养活十万子民。

  此时,姬宜臼、阿夔与妫子骘等人,尚未抵达安邑女盐池。

  硝盐还不见踪影,观星楼刚开始清扫,天子盐铺连空架子都算不上。

  内史冂表示担忧:“大王大肆制盐,若诸侯突然断买,岂不是血本无归?”

  姬宫湦道:“诸侯若敢失信,孤王便兴正义之师,吊民伐罪。”

  内史冂这才明白,天子盐铺不再只是盐铺,而是一副无形枷锁。

  待到天晴,妘椠再上表。

  五万石粮食正在装车,明日午时便可陆续抵达骊山郡。

  姬宫湦命寺人尨备好赏赐诏书,待粮食悉数抵达,便派虢石父前去敕封。

  至于贩卖硝盐一事,牵涉王畿诸侯安民国本。

  姬宫湦以此为由,再派一百虎贲军,将原本无人问津的安邑女盐池收归己有。

  河东盐池仍维持原状,国人均可自行采食。

  五日后,王城重归平静。

  首批运输硝盐的货船,准时停靠在滋水河畔。

  遵照大火熬煮之法,首日所得盐块足有上千斤之多。

  姬宫湦早已提前抵达骊山郡,命人取来陶锅。

  先用清水将盐块融化,加草木灰吸附杂质,沉淀后再用木炭过滤,尔后重新进行熬煮。

  等细盐结晶,将锅底残余卤水置于地窖,封藏以生成芒硝。

  按照此法所制,盐粒晶莹细腻,且没有苦味。

  工序虽然很繁琐,成本却仅限于人力。

  此前垦荒,骊山郡囤积大量木炭与柴火。

  雇佣新国人煮盐,既可以提供职位安定民心,还能加快推进纸币普及。

  姬宫湦尝过细盐后,正式下命创办制盐司。

  凡是新国人均可应征盐工,月俸四百铢钱,可买二石粮食,足够六口之家食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