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古镇谍影> 第57章 横南镇是个好地方啊

第57章 横南镇是个好地方啊

  次日凌晨,肖秉义躺卫生院病床。

  瞥一眼窗外,灰白色天空正飘洒着阵雨。

  护士一声惊喜,进来一人。

  肖秉义朦胧中,认出朱大明正注视着自己。

  明白新贵人又救了斯人一命,心中一热。喉咙被一股热流堵住,涌出泪水。

  朱大明感慨一句:“肖秉义同志,你受惊了。”

  又拉下脸数落:“不是俺说你,你明知道要参加表彰大会,招呼不打一声就溜了。”

  “俺被领导尅得一头的包。不过,你也万幸,耿毕崇同志领奖时遭人暗算。”

  “俺估计这一枪是冲你来的。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领奖会上有人要杀你?”

  肖秉义苦着脸,摇头道:

  “这是明摆着的事,你们是好心,公开宣传、授奖。保密局特务岂能饶过小人?”

  “朱局长,我要声明。耿毕崇胡说八道。褚鹰在哪儿,连小人都不知道。”

  "说我让他去报告,没影子的事。”

  “另外。小人父母还是被特务抓了。现在生死未卜,求求你,快救救他们吧。”

  朱大明不置可否的安慰道:

  “不要急,我有数。你是本地人,能否给我书面介绍一下当地情况?下午三点前给我。”

  肖秉义疑惑他为何要了解本地情况,正欲问一下,他已经离开l 。

  下午,阵雨过后,天空放晴。

  大地经过天露沐浴,云蒸霞蔚,热气腾腾。

  天空如水洗般的蓝,阳光洒在镇南石桥的朱大明和肖秉义身上,火辣辣的。

  二人伫立桥上,看向相反的方向。

  朱大明趴栏杆透过中桥,凝视着黛青色横山。

  肖秉义背靠栏杆朝南望去,天际边石臼湖波光粼粼。

  朱大明远眺一会,感叹道:

  “横南镇是个好地方啊!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俺开始喜欢这儿了。”

  “肖秉义,你是本地人。请你给俺介绍一下镇里情况。材料呢?”

  肖秉义掏出写好的材料,递过去说:

  “古镇历史和概貌等情况,都在材料上。”

  朱大明展开厚厚一沓纸,看看肖秉义,低头看起来。字迹工整、俊秀……

  横山,是南京城绿色屏障。纵横百里,峰峦叠起,三十五峰依次环立。

  登顶眺望,吴山越水尽收眼底。

  千年以来,横山以它独特的人文魅力,自然奇观,深深吸引人们的目光。

  以“石门”为代表的历代摩崖石刻,遍布山岩。述说着此山前世今生。

  商周之交,泰伯奔吴,在此筑城,繁衍生息。

  500多年后,吴越之争由此拉开序幕。

  公元前570年“横山之战”,奠定吴楚疆域基本格局。

  横山素有江东地区“吴头楚尾”之称,因此屡见典籍。

  “壶中别有日月天,梦中往往游仙山。”这是青莲居士李太白对它的赞美!

  小镇距北边横山约四公里,距南边石臼湖约七公里。

  考高中作文,称之为横山脚下,石臼湖畔。

  如在湖边眺望横山,可谓“湖光山色似争辉,两眼韶华更骀荡。”

  小镇汉代已有雏形,是江南一带着名古镇。

  一条三里多长,东西走向,J型长条青石街,被三条河流,由北向南横穿而过。

  既承接横山之洪,又连石臼湖之水。分东、中、西三座青石桥。

  中河由东到西,分别称东桥,中桥和西桥,水面呈鸡爪型。

  中、西桥均为拱形,两岸长条青石驳岸。岸边住户均为大户,能直接泊船。

  东桥是平桥,是条分洪沟。因上游有个黄泥塘,又称黄桥。

  过桥之水四通八达,连接着小镇对外的世界。抗战前,无论大船小船,都能直达街边码头。

  日本人进驻小镇,在镇南修筑一条卵石公路。建一座单孔石桥,只有小船能到码头……。

  朱大明看后面还有不少,干脆不看了。将材料装进裤袋,疑惑得问:

  “肖秉义,你说话,俺能懂。听街上人说话,俺听不懂,咋回事啊?”

  肖秉义笑道:“材料后面有介绍,本地语系属吴方言,也称水方言。”

  “本地人跟外地人,能说官话。本地人之间谈家常,外地人很难听得懂。”

  朱大明点点头,又问:

  ”你说水方言,是不是特指石臼湖?湖周边的居民。也说这样的话吗?”

  肖秉义对他问的情况不了解,只好说: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