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诸天之开局让江玉燕去搬砖> 第21章 游洛县尊行为图鉴

第21章 游洛县尊行为图鉴

  所以最后出现在朝中的奏疏中,言明了永嘉知县游洛上任仅一月就平息民乱,恢复生产,并且改良了产盐技术的事情,并且贡献了新的产盐技术的内容。

  身体不太好的宋哲宗下旨褒奖游洛。

  不过因为游洛上任时间不长,并没有升官,只是加了个荣誉称号之类的东西。

  游洛收到圣旨的时候并不为意。

  本来自己正六品出任知县就是低了,升官是迟早的事情。

  知县才几品?

  尤其是永嘉县这种知县,顶多正七品而已。

  等人走后,游洛把圣旨扔到江玉燕手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现在永嘉盐场恢复了,估计到时候上头会再派人来接管。

  毕竟食盐是专卖的,之前让游洛来管是无奈之举,反正民乱没平息,盐也运不出去。

  现在自然是到了摘桃子的时候。

  不过游洛并不在意,因为他又不是真在这里当一辈子官。

  而且现代买的书里讲了,懂得分功劳你才能走得远。

  这些人可都要承自己情呢。

  要不是自己分功劳给温州知州,外加送钱,你以为那个知州会把这件事写上自己名字?

  要不是自己一路送钱,这奏疏送到汴梁之前,自己的名字估计只能提一嘴。

  能在皇帝以及文武百官之前露脸?

  自己这一个月赚的钱已经有后续发展了。

  所以圣旨扔到江玉燕手里之后,游洛又开始布置下一步。

  当天,伟大的县尊发布了命令,安排饥民疏通瓯江河道,每天管饭食,以工代赈。

  种植经济作物可以,但是人也要是吃饭的。

  但是如何满足粮食需求呢?

  那就只能从外边运粮进来了。

  但是就永嘉县这交通条件,以前运粮都是走的陆运,耗费人力大,运进来的粮食价格高昂,所以渐渐就没人再来做粮食生意了。

  游洛本来是想修路的,但是发现县内多山,修道路价格成本太高,难以为继。

  于是换了个思路,打算走水运。

  正好永嘉县靠海以及还有一条直通内陆的大江。

  而附近毗邻台州与处州(丽水),台州不行,没有江河连接,虽然靠海,但是岛屿暗礁太多,海岸线太长,无法走海运。

  倒是处州有大江连接,水运便利,到时候种出来的经济作物可以借此输送出去,粮食也可以运进来。

  再加上之前上书说平息了民乱其实也是吹牛逼给脸上添金而已,虽然抄了几家狗大户,但是想喂饱整个县的人,靠那几家顶什么用?

  所以这边一边疏通河道,另一边,游洛让人开展稻田养鱼以及种植现代带回来的经济作物。

  尤其是杨梅树、生猪以及茶叶等经济作物,面对台风的时候会比水稻好很多。

  尤其是乌牛早茶,特点就是早,大概在两月份到四月份就可以开采,完全避过台风。

  而杨梅则是在六七月份成熟,也比台风早一点,能避开台风季节。

  生猪更是不用说了,主要是靠加固猪圈,而且游洛还买了全套的生猪养殖技术的专业书籍,不信在大宋打不开销路。

  虽然他也不知道特么他一个知县为什么还要学养猪!

  他和猪唯一的接触就是吃。

  这让他更加佩服那些穿越者,就靠脑子就能知道那么多,他回去对着电脑查,买了书看都有点一知半解,还要不断实践。

  不过种植茶叶今年是来不及了,杨梅也不是种下来就能开始结果的。

  只有养猪可以搞搞。

  对了,还有海鲜。

  三月,秀州、越州、婺州等五个州城新开了一家永嘉海鲜楼的客栈,主打的就是新鲜海鲜。

  这些内陆州城和海鲜打交道并不多,和海鲜最多的交集估计也就是腌制、风干的咸鱼。

  但是这些咸鱼和海鲜基本上挂不上边了,一般人都是拿它当盐用。

  所以这海鲜楼的噱头还是很足的。

  而且海鲜楼虽然海鲜是主打,但是各式炒菜也是少不了的。

  尤其是现在,用铁锅做菜刚刚出现不久,菜式并不多。

  而游洛和本县几个识趣的大户们合伙开办的海鲜楼则是提供了种类繁多的菜式,使得来光顾的人吃炒菜的比海鲜的要多很多。

  毕竟海鲜虽然能运到内陆,但是价格还是很高的,一般人也吃不起。

  半年时间内,在游洛的治理下。

  对内,县稽查队伍在游洛的命令下重拳出击打击不法之事(附带练兵),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民乱平息,百姓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大增,百姓收入增加,人们安居乐业。

  对外,游洛以本县经济作物为商品,大力发展商业贸易,使得永嘉生猪、茶叶、杨梅等商品开始在各地销售,当地商业氛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