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行御九州> 第211章 帝星

第211章 帝星

  杨培风吩咐道:“命你尽快通知到吴循,就说有位程姓丫头在桃源覃氏走失。本公反悔了,早先敲定的事先缓一缓。让他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不必顾及任何。”

  “属下必不辱命!”黑衣人恭敬作揖。

  杨培风眸光骤然变得狠戾。他竟险些妇人之仁。

  覃情或与西洲媾和,三清山势大难以撼动。一旦覃氏展露不轨,他唯有以雷霆手段,先发制人。

  杨培风长叹了口气,静默片刻后喃喃问道:“此战,你以为我大虞胜算几成?”

  不等黑衣人回答,他又挥了挥手:“罢了,你去吧。”

  忽然,黑衣人反问道:“尊位可知,我军万里远征如何补给?如何应对当地百姓的反抗?还是就血腥镇压。”

  杨培风未曾了解这些,虚心请教道:“洗耳恭听。”

  黑衣人缓缓道出实情:“我军所到处凡购一石之粮,均价约为三百钱。比太平年间贵出将近十倍。若尊位得知梁军购一石粮所需几钱,便不会忧虑战争胜负。”

  杨培风愈发困惑:“此话怎讲?”

  黑衣人啼笑皆非道:“他们不花钱。不是用不到,而是不用。梁军不买,只抢。好听点说叫共赴国难,难听点就是官员中饱私囊,饿死些刁民也不好叫达官显贵们吃一点点苦头。如此,我军所到处哪会有百姓反抗?”

  “竟是如此。”杨培风悚然一惊,遂忧喜交加。

  黑衣人最后感叹道:“有此种情况,其实前丞相杨钧大人,功莫大焉。其治国为长,统军为短。”

  二十一年前青枳战败,虞都沦陷,但原用来打仗的钱粮却被妥善延存。那些钱粮的由来,以及大虞休养生息的基础,仍是得益于杨钧在时定下的国策。

  苦了百姓,但也真的充实了大虞国库。

  除此之外,扶风陆氏也在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黑衣人语罢,纵身没入无边夜色。

  回到宴席,杨培风再不提及方才的事,也不许陆禾多问,只醉心于美味佳肴。在这雪山之巅、无尽严寒中,他竟吃出了一身热汗。

  九座大峰,每一洲占据一座,看似比较合理的安排,实际也就那么回事。

  就比如此处桐洲所在地,少说三四百人,但除了寥寥无几的熟人之外,杨培风附近一圈的桌椅都空空荡荡,显得无比怪异。

  梁、祁等国及大小部族,非常默契的与杨培风所代表的大虞,划清界限。

  此举碍于立场,无关是非对错。

  杨培风心情沉重,一杯接一杯地灌酒。

  尽管在傀儡帝王萧室治下,梁国百姓苦不堪言,此——仅以乐嘉郡之人间惨状即可见一斑;但虞国兴兵侵略、加剧梁国动乱亦为事实。哪怕虞军令行禁止、“人格高尚”并不加害平民,但所带来的后果,其实也不比屠杀平民好到哪去。

  更何况,杨培风根本没见过大虞军队,他如何敢保证?

  他不敢。

  但他……没办法!

  他是高高在上的大虞公爵,但也是身不由己的一颗小小棋子。

  杨培风思绪如潮,每念及情动处便心生无力,并无可奈何。

  除了喝酒,他再找不到缓解如山般压力的法子。

  “你们慢慢吃,我出去透透风。”杨培风道。

  客人太多,瓦山没条件为每个人都提供房间。索性一视同仁,谁也不给。只等到天明就开始大会。

  至于大会的具体内容,譬如怎么打,却没见有人出来公布。

  明月如盘。

  杨培风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两炷香时间,忽然又看见了一轮明月,定了定神后方才失笑不已,一池清泉尔!池岸边有木屋林立,青砖黑瓦,环绕山水,静谧非常。除此美景,竟仍有十八九株盛开着紫色花的不知名大树,排列无序,与积雪相互点缀。

  见惯红颜而视若无睹的杨某人,此刻竟看得痴迷了。

  “风铃木的一种,已有百年岁月,论辈分,是我们的祖宗。”伴随着浑厚平和的嗓音响起,穿着一袭黑白道袍的中年剑客、兼回龙观主,周旭,缓缓出现在不远处。

  杨培风眉头微蹙,尚未开口,周旭倒先急了,忙不迭道:“你这一脸不耐烦的样子,让贫道好生惭愧。”

  “道长于我有救命之恩,是培风做了白眼狼,惭愧的应该是我。”杨培风叹息道。

  周旭开门见山道:“贫道为解此旧事而来!”

  杨培风费解,“你我之间有何旧事?”

  若真有,那也只能是他欠对方几条命。

  “陈复。”周旭先起了两个字个头,接着停顿了片刻,似乎仍未下定某个决心,“你知道他的真实来历么?”

  杨培风亦有怀疑对方是在套话,但他选择赌一次,或者说他几时不赌就心痒难耐,如实道:“推演的结果,他是帝星转世。也就是天庭之天帝。但我个人对这种情况持怀疑态度。”

  周旭肃色道:“为何?”

  杨培风喝了口酒,乐呵呵地说了句有的没的:“金鳞本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周旭反驳道:“原话不应是‘金鳞岂是池中物’吗?一字之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