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第9章 蓝玉被咱给剥皮揎草了?

第9章 蓝玉被咱给剥皮揎草了?

  “既然朱大叔想听,那我就细细告诉你。”

  黄轩看着手机查到的资料,道:“咱们先说这个黄子澄,祖籍江西分宜,明朝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第三名,哦,就是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伴读东宫,累官太常寺卿。”

  “黄子澄幼年跟着名师欧阳贞学习,长大后又跟着周与学学习,洪武十七年成为贡生进入太学院读书。”

  “关于黄子澄,还有个民间传说。”

  “哦?不知是何传说。”

  朱元璋习惯性的想要伸手端茶杯,结果端了个空,只好佯装摸了摸鼻尖。

  “说是这黄子澄原本考中的是状元,殿前朱元璋问他年龄多大了,老家是哪里的,黄子澄太过激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朱元璋不喜欢这人唯唯诺诺的性格,于是就把他改为第三名。”

  朱元璋听闻,不由得轻视的说道:“得意忘形又忘乎所以,的确不讨人喜欢。”

  黄轩则是摇了摇头,不认同道:“朱大叔可千万不要这样说,黄子澄能力是有的,要不也不会在那么多的考生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只是嘛!”

  “此人学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积累的也是前朝的知识,理论治国有一套,就是太过理想化了,没有结合实际,就拿削藩来说,基本上是他一人之力主导的。”

  “想法是好,就是没想过那些藩王不同意削藩,会发生什么不可掌控的情况。”

  黄轩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讲道:“其次,这齐泰,本名叫齐德,溧水人士,也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在朝廷担任过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等职位。因其他为官九年而无过失,被老朱赐名“泰,这才改名为齐泰。”

  朱元璋点头,表示让黄轩继续。

  “至于这方孝孺,那可是明朝着名的学者、文学家、思想家。”

  “方孝孺在老朱还在世的时候,并未在朝廷担任官职,只是被授予汉中教授,天天给学生讲课。不过他的父亲,方克勤在洪武年间曾任山东济宁知府。”

  “这方克勤人不错,在位期间,奉公守法,做过许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由于洪武九年的空印案的牵连,被老朱给砍了。”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在吴沉、揭枢的推荐下,才进入老朱的视线,并非常受老朱的重视。”

  听到黄轩对方克勤的评价,朱元璋老脸一红。

  尽管他知道当初空印案牵连的官员中,有不少是冤枉的。

  在当时的情况,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人。

  只有杀得官员害怕,他们才会记得有一把大刀时时刻刻悬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才会奉公守法,才会老老实实为百姓办事。

  所以,朱元璋并不后悔。

  哪怕重来,朱元璋依然还是当时那般选择。

  “这三人都被老朱看中,老朱临终之时,把朱允炆托付给三人,所以朱允炆才会对三人言听计从。”

  原来是这么回事。

  黄轩讲得简洁明了,朱元璋自然记得住这三人祖籍在哪,回去让人查一查,就知道黄轩说的是真还是假。

  只是,这三人已经在朱元璋心中打上了不可重用的标签,未来的仕途恐怕就难咯。

  “不过,这三人的结局都不好,黄子澄被车裂而死,齐泰被诛了九族,最惨的是方孝孺,由于不承认朱棣的正统,被诛了十族!”

  朱元璋听了,并未有什么表示,成王败寇一贯如此,既然失败,那就要接受失败的后果。

  只不过没想到,方孝孺居然被老四诛了十族。

  “黄小友,咱有一点不明白,分封藩王,不是朱元璋定下来的吗,为何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就要削藩?”

  站在朱元璋身边的吴吉祥听到陛下如此说自己,浑身一哆嗦。

  黄轩放下手机,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不用查资料了,自己都能分析一波:“这一点,应该要怪老朱,或者是怪太子跟皇太孙朱雄英死得太早了。”

  朱元璋眉头一挑,询问道:“哦?此话怎讲?”

  黄轩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咱们先说老朱吧。”

  “老朱年幼双亲就没了,从小便孤苦伶仃,尝遍人间疾苦,后面当了皇帝,有了子嗣,就非常在意亲情。”

  “老朱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后代子孙,让子孙不用受苦,世世代代都享福。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二十四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并且还是有封地有实权的亲王。”

  “当然,老朱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分封出去的亲王负责守卫大明疆土边关,同时又能拱卫京城势力,既巩固了皇权又兼顾抵御外族。”

  “最重要的是,老朱担心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也就是那群开国功勋,兵权在握,拥兵自重,所以用藩王来分散他们手中的兵力跟权力,牢固朱家对朝廷对大明的统治。”

  “可以说,老朱这是一石三鸟之计,非常的高明!”

  听到黄轩的分析,朱元璋心中一紧。

  有一种没穿衣服,被人看光身体的感觉。

  黄轩所讲,的确是自己心里所想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己从小受苦,那种滋味,刻骨铭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