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随着周科长一行行地读下去,表情也渐渐从认真变成了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妙啊,真是太好了!”周科长连连拍案赞赏,“没想到李知青年纪轻轻已经深谙文章之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实在甘拜下风。”

  “周科长过誉了。”李安然微笑着说,“若没什么问题的话,我去买信封和邮票,之后就寄出去吧。”

  “寄出去?”周科长微微一愣,原本还以为是写给邮电局的感谢信。然而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妙处,“嗯,是该寄报社。”

  “那你打算寄哪家报社呢?”周科长追问。

  “周科长,我觉得本市如何?”李安然微笑着说,“其实我最初的想法是寄回帝都的,但我们毕竟是来自帝都。不过考虑到时间问题,或许寄给市报社更合适。”

  周科长听罢,略有些犹豫。

  要说最快的效应,其实是寄到县里。但如果要说影响力,则无疑是帝都最为理想。但倘若这样的感谢信能够登在帝都报纸上,那么自己近期一直在争取的职位无疑更加稳妥,甚至可能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这样做势必会延迟很多。

  “周科长,如果您在这方面有资源的话,我倒有个建议。”李安然显然看出了对方的顾虑。

  “太好了,请您指点。”为自己的仕途考虑,周科长毫不介意放下身段。

  “最佳方案是在市里和帝都同时投放。”李安然指了指手中的信纸,“这时代报道受到地域限制,只寄到帝都会有问题。”

  “但要最大化这封信的作用,还是非帝都莫属。况且我不止写了这封感谢信,还有一个系列文章在计划中。”

  “所以如果周科长能找到合适的途径或靠谱的人帮忙,在多地同步投放,我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

  “啪!”周科长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我真是太笨了,你说得实在是太对了!”

  说完,他站了起来,不停地来回走动,脑袋里迅速盘算着能够用得上的关系。在这个年代,哪怕是个中层领导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门路。

  即便是没有最直接的联络方式,只要找到个突破口,剩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我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周科长忽然停住脚步,“李知青,今后我们也不要那么客气了。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就高攀一步,称你一声‘安然’。你也别再‘科长、科长’地叫,干脆就叫我一声‘周叔’吧,怎么样?”

  “那真是太好了,周叔。”李安然顺水推舟地改了口,“以后我和我的知青同事们若是要来打长途电话,还得麻烦你好好安排。”

  为了让自己生活更舒服,改改称呼又算什么呢?更何况对方年纪确实比自己大不少,一点也不丢脸!

  “那是必须的。”周科长一挥手,忽然想起了什么,匆匆走到办公桌旁坐下,从抽屉里找了一会儿,拿出了一些物品,“对了,不用买信封和邮票,我这里有现成的。”

  “我觉得可以写三份信,一份直接送到县里,另外两份我来处理,并且通过挂号邮件发出,这样不会拖延时间。”

  “我没意见。”李安然点头同意,“那我把信再誊写两份,不过剩下的那两份信封最好找个跟我笔迹类似的人来写,以免引起误会。”

  “这点不用担心,我也考虑过了。”周科长微笑着点头,对李安然的细心更加肯定,然后从办公桌上取来一些自己以前的文件,“我的字也练习过,不能说得上天衣无缝,至少一般人是看不出真假来的。”

  …………

  李安然看了几眼,对方果然一手不错的钢笔字。

  “就这么定了。”李安然点头道,这件事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片刻后,周科长带来了钢笔和信纸。在周科长的注视下,李安然很快完成了两份抄写。

  周科长全程陪同查看后非常满意,他亲手收起写好的信页,小心地将其平整放入信封中,并打算贴上邮票。

  “稍等!”看到对方拿的邮票时,李安然连忙叫道。

  “怎么了?”周科长露出诧异的神色。

  “周叔,你的邮票......”李安然指着对方手中的邮票,那可是有名的珍稀版——“祖国山河一片红”。

  即便他前世不是集邮专家,但是互联网上关于这些邮票的相关资料还是很多的,他自然知道其价值不菲。

  “哦,我对邮票颇有兴趣,每逢新的邮票发到局里的时候都会留存一些收藏。”周科长笑了。

  “这封信也不是特别要紧,我觉得要是贴上几张好邮票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周叔,我能看看您的集邮册吗?”李安然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没问题,拿去看吧。”周科长随手递过来一本厚厚的集邮册。

  “周叔,这些邮票暂时先别贴,让我先看看。”李安然打开集邮册一看,没想到一翻之下竟然全是红色邮票,每一张都令人震撼!

  接着翻开一页,更令他惊讶的是,未来几十年中价值连城的几种风暴时期的珍稀邮票居然也都在这里。想想也就明白了,周科长毕竟有一定的地位和资源,能拿到这些邮票并不意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叔,实话跟您说吧,我对集邮其实也很感兴趣,不知道能不能劳烦您一下……”李安然捧着还没有完全看完的集邮册,满脸的渴望。

  其实他并不真的爱好集邮,但是知道这些珍贵的邮票未来的市价非常高。当然,对他来说并不是为钱,而是因为集邮和古董收藏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其价值,更多是因为它带来的独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