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热爱学习的朱元璋

  “怎么回事?”

  朱标眉头不由得一皱,他和朱元璋都不在宫中,果然出事了。

  事实上,朝廷每天都忙碌得很,特别是作为中枢位置的皇上,只要你想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现在朱元璋下令,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也就是说,大大小小的事务,千头万绪先汇总到他这里,然后再由他向朱元璋汇报。

  所以,在来栖霞宫之前,朱标忙得就像是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来栖霞宫的这两天,虽说朱元璋一再阻挠他回宫,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他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但身体也确确实实得到了休息。

  只不过他还是担心他俩都不在,朝廷怕是要出事。

  果然就来了。

  能让刘基亲自跑一趟,恐怕不是什么小事。

  刘基面色凝重的道:“沿海多省发来快报,近日,多地出现了倭寇侵扰事件。”

  “山东沿海,浙江明、台、温诸州,福建沿海郡县多地均遭到了倭寇的抢掠,共二百三十二名百姓被杀,五百多百姓受伤,被掠夺钱财无数,引起了强烈的恐慌,多地停耕废织,稼稽失时。”

  听罢刘基的汇报,朱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果然不是小事。

  “我现在就去找父皇!”

  朱标即刻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前去找朱元璋。

  “臣跟您一起去。”

  临走前,刘基瞥了一眼朱标放下的书,不由得目光一滞。

  马哲的基本原理?

  这……

  殿下看的都是什么书啊?

  刘基心中暗叹一口气,便随朱标一起去找朱元璋了……

  ……

  应天府紫禁城,奉天殿。

  这里是大明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也是整个大明的权力中心,大明最有权势的一小撮人几乎全部集中在了这里。

  在他们的前方,是一位身材高大,英武严肃,身着龙袍的中年男人。

  正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看着各地传来关于倭寇的奏折。

  此时,朱元璋散发出的气质和在书店看书的老黄简直是天差地别,那是一股威严得让人下意识臣服的上位者气质。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奏折,而满朝文武井然有序的站在朝堂中。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等待上位的那个男人发话。

  朱元璋已经有好些天没有回来主持朝会了,但是他一回来,味儿就对了。

  好一会。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将奏折扔在案台上,嘴角微抽道:“又是倭国。”

  对于倭国,朱元璋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好感。

  在宋朝以前,倭国只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附属国,历代新君上位,都会向倭国下达国书,或是赐封,或是命令,倭国也都会以臣子的身份欣然接受赏赐、遵守规定。

  所以在洪武二年,朱元璋给倭国下达了国书,并派去了使臣杨载出使倭国。

  朱元璋向倭国派去使者,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倭国向大明称臣。

  二是要求倭国解决倭患问题,在给倭国的国书中,朱元璋态度强硬,写道:“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如必为寇盗,联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

  然而……

  出乎朱元璋以及整个大明朝堂意外的是,收到国书的倭国摄政王怀良亲王不仅没有遵照国书的去做,竟然还斩杀了大明的五位使臣,仅留下两个活口带信,怀良王在回信中写道:“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有何惧哉!”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出使的使臣被杀,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消息传回大明后,朱元璋勃然大怒,但他并没有像国书中说的那样,要“直抵其国,缚其王”,而是与诸位大臣商讨之后,选择了隐忍。

  没想到仅仅一年过后,倭寇侵扰沿海的问题再一次变本加厉了。

  “说说看吧,怎么办?”

  朱元璋扫视了一眼群臣。

  朝堂上沉默片刻之后,便有一位中年臣子站了出来。

  “禀皇上,据臣所知,倭寇都是些亡命之徒,散兵游勇,他们居无定所,常以十几人或几十人的小团队出现,掳掠完了之后又回到海上,极难对付,若朝廷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对付,恐得不偿失。”

  站出来得这位中年臣子,正是胡惟庸。

  朱元璋看了一眼胡惟庸,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胡惟庸说的他都懂,关键还是在于怎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