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的织造局

  “这看起来和以往的织布机好像也没多大区别啊?”

  朱元璋看着眼前刘基找人打造出来的织布机,微皱眉头。

  刘基回道:“看起来确实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那枚梭子,改良之后不需要用手去来回牵引,只需要用脚轻踩下面的蹑,就能让梭子左右穿梭。”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试过没有?”

  “还没有。”

  刘基回道:“不过臣已经找了一个熟练的女工过来,随时都可以进行测试。”

  “好,那就开始测试吧。”

  “是。”

  片刻后,一个女工就被叫了进来。

  女工是在京师一家小作坊做学徒的,说是学徒其实就是小工,每天给东家织布换取少许银两谋生。

  刘基跟女工说了一下这个改良过后的织布机的不同。

  女工倒是接受得很快。

  毕竟这个织布机的改动其实不算大。

  “你平时一天能织多少布?”刘基问道。

  “一天能织一匹左右。”女工老实回道。

  “那你就按照你平时织布的速度,试用这台织布机织一下布。”

  “好的,大人。”

  女工坐下开始织布,而三个大男人则是在一旁看着。

  这让女工有些不习惯。

  更让女工不习惯的是这台织布机。

  因为改良过梭子,不再需要用手来回牵引,而是用脚踩蹑来实现梭子的来回穿梭,这就很讲究手脚并用,所以一开始她并不习惯这样的操作方式。

  但好在女工的手脚相当的麻利,渐渐的上手了。

  上手以后,她发现还真的好用。

  手上只需要控制经纱,而纬纱的穿梭完全由飞梭完成,不再需要停下来用手去穿梭,熟练之后整个织布的过程非常的连贯。

  咔哒咔哒。

  织布机在女工的手上不停的运转,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

  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看得目不转睛。

  现在不用算也知道,这个织布的效率铁定是提高了,至于提高多少还得看结果。

  不知不觉间,半天时间过去了。

  刘基让女工停了下来,然后开始让人丈量女工织出来的布。

  “回大人,一共是一匹半。”

  “多少?”

  女工听闻,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才用了半天的时间,她就织出了一匹半的布?而且还是在一开始不熟练的情况下。

  那岂不是说,她一天下来至少能够织三匹布?她现在在一家小作坊做小工,一天才三十文的工钱,要一天能织三匹布,那东家岂不是赚翻了?

  至少三倍的效率。

  女工只觉得惊奇,而朱元璋三人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让这里的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

  他们比女工更知道这三倍的效率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

  按照现在市面上的价格,一斤棉花的价格是二十文钱,制作成棉纺就得一斤五十文钱,织成一匹布需要三斤棉花,而一匹标布市面上的价格是在二百五十文钱左右。

  一台普通的织布机一天能织一匹布,三斤棉纺的成本是一百五十文钱,除去小工的工钱三十文钱,一匹标布能卖二百五十文钱,就能赚七十文钱左右。

  而一台改良过的织布机,一天至少能织三匹布,棉纺的成本增加到四百五十文钱,小工的工钱不变,还是三十文钱,那么三匹布能够卖七百五十文钱,一天就能赚二百七十文钱。

  也就是说,一台改良过的织布机,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多赚了二百文钱,是原来利润的将近四倍。

  算清楚这个数之后,朱元璋和朱标刘基都忍不住露出惊叹的表情。

  原本一台织布机一年能赚两万五千多文钱,折合二十多两银子,而一台改良后的织布机一年就能带来九万八千多文钱,折合九十多两银子,这对于一个家庭或者手工作坊而言,那将是天大的改善。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增加的几十上百两银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似乎又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没什么作用。

  大明现在一年的税收在两千万两银子上下,这不是杯水车薪是什么?

  可是,朱辰却说,世界的改变就是从这枚梭子开始的,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朱元璋暂时还是有些搞不懂。

  可是这段时间朱辰又不在,而朱元璋也已经决心去改变。

  打发女工走后。

  朱元璋道:“伯温,你先让人造一百台改良的织布机来,成立一个新的织造局。”

  大明有自己织造局,叫江宁织造局。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