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县城发展(七)

  商人们并没有在钱阳县耽搁多久,总共停留的都没有三天,阮响也没有和他们寒暄——寒暄多了,商人们便又要拿出在朝廷常混的那一套。

  阮响不能开这个禁,任何规矩,一旦她不遵守,特权就会立刻扩散开。

  唯独郑老走的时候阮响送了送。

  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身子骨还算硬朗,哪怕年纪大了又从商多年,看着却并不精于算计,虽然瘦,可也不显刻薄,笑起来竟还有几分和蔼可亲的意思。

  倘若不是阮响知道他是商人,还以为他钟鸣鼎食之家的家老。

  “阮姐勿送。”郑老神采奕奕,他朝阮响拱手。

  阮响:“此去路途遥远,还望郑老保重,倘若有什么波折,大可派人求援。”

  虽然这话不太吉利,但行商之人并不避讳这些,郑老笑道:“这是自然,小老儿绝不同阮姐客气。”

  阮响点头:“入冬前最好能把人送来,入了冬,路就不好走了。”

  她没有再送,而是目送郑老上车,商队们陆续离开,但有不少伙计念念不舍地看向钱阳县,此番虽然未能进城,但食堂里热腾腾的饭菜,不限量的馍馍,还是让他们不自禁地将钱阳县看成了人间仙境。

  吃馍馍能吃到饱,这就是他们对仙境的全部认知了。

  “这次挣了多少?”阮响在回去的路上问马二。

  马二:“纯利有三千多两。”

  两钱银子就够节省的三口之家活小半年了,三千多两,听起来不多,但在此时的人眼里,已算天文数字。

  “不错。”阮响,“又能多盖几个厂了。”

  马二:“人手……”

  阮响:“钱阳县的人手不足,就叫人去临县雇工。”

  县城里没地的人可不少。

  马二想了想:“雇工给他们发铜钱还是咱们的钱?”

  阮响理所当然道:“自然是咱们的钱。”

  这样就只能在钱阳县花用了。

  “也行。”马二,“还要留些钱,秋收后买粮食。”

  “对了。”阮响,“县里的人牙子都出去了?”

  马二点头:“全走了,一人配了两个护卫,他们又自己出钱招了几个伙计,也是怕人手不足,被人暗害。”

  “谨慎点好。”阮响微微点头。

  招雇工这件事,阮响叫马二吩咐下去。

  马二思来想去,将狗儿从村子叫了过来。

  狗儿还不止自己过来,身边还带上了猪儿。

  狗儿被阮响找到时不过十四五岁,如今已有十八九岁,看着有了成丁的模样,幼时虽然吃了些苦头,但这两年也过上了好日子,个头蹿上去了不说,体格也比寻常人健壮,比护卫们也不差多少。

  不过马二与狗儿,实在没什么交情,她到阮响身边的时候,村子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如今的大部分模样,而狗儿和麦儿她们一样,都算是阮响的心腹,是阮响亲手带出来的。

  听说当时扫盲上课,还是阮响去当老师。

  第一批亲手带出来的学生,又都管着阮响最看重的底盘和厂子,如钢铁厂和水利织布厂这些地方,若他们不是心腹,恐怕阮姐就没有心腹了。

  这些厂子的账本连马二和周昌都不曾看过。

  于是马二亲自出城,将狗儿接了进来。

  狗儿——阮勤还是第一次来钱阳县,他穿着麻棉混杂织出来的衣裳,头发也如阮响一样,只是系了个马尾,一边朝县衙走一边问马二:“能给我多少人手?雇工工资给多少?给钱还是给铜钱?厂长们都在吗?大概什么时候以前把人带回来?”

  马二有条不紊地回道:“一百人手,雇工工资按厂开,给钱,厂长们都在,一个月内把人带回来。”

  阮勤点头,他转头看了眼猪儿:“你去把人安排好。”

  猪儿:“都是老扫盲老师了,知道该怎么干。”

  县城里的扫盲老师还是不够用,这次又从村里带了二十多个出来。

  他们在村里干得也是扫盲,带出徒弟后,就将徒弟留在了村里。

  阮勤进了县衙,先去见了阮响。

  他到的时候,阮响正在院子里练拳,倒不是为了实战,只是为了健体。

  阮响一身是汗,额头的汗珠从脸颊滑落,顺着下巴滴落。

  她只穿着一件短袖,裤子也只到膝盖。

  这身衣裳倘若穿出去,定会被当成疯子,好在县衙里办公的人都习惯了。

  更何况依阮响现在的年纪,还不到被当成女人的程度。

  刚穿这一身的时候,倒是把几个原本的小吏吓得差点原地跪下。

  “来了?”阮响收势,转头看向阮勤,她接过护卫地给她的细棉布,边擦汗边问道:“村子里怎么样?”

  说来奇怪,阮响的年龄一直摆在这儿,可阮勤却从来无法把她看成一个小妹妹,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她当成长辈。

  “还是老样子。”阮勤跟在阮响身后,“麦姨知道我过来,还要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