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领先。

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领先。

r />
  最感觉的是,这些测试车辆的速度还非常快。

  站在测试场空地前的徐申学,对着前方诸多记者道:“如果道路上的车辆都是我们的海蓝汽车进行无人驾驶……那么这些海蓝汽车之间永远都不会发生碰撞。”

  “因为在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强大控制下,系统能够准确控制车辆每一毫秒的行动,进而避免任何事故的发生!”

  这自然是徐申学吹牛逼,不出现车祸那是在各种理想情况下,但是道路永远都充满了各种意外。

  但是在场的记者们,看着面前的这一幕先是一愣,紧接着睁大了眼睛,他们已经看见了新闻头条的模样。

  这场面,可比一辆海蓝汽车在场地上测试壮观多了,同时也能够让人产生更多的想象。

  比如徐申学多年来,时不时就吹一吹的智能无人交通系统,吹嘘的就是大量的AI控制下的无人车辆,高效而稳定的运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这场面,距离什么智能城市交通自然是差得远,但是却是已经可以看见雏形了。

  这是记者们的想法,而其他车企的代表们看着这一幕,则是很多都在叹气!

  跟不上,完全跟不上啊!

  海蓝汽车要是领先一步,他们还有追赶的动力和野心。

  但是现在海蓝汽车,明显是领先好几步甚至十几步啊……就现在这场面,和科幻片有啥区别?

  一大堆无人驾驶的车辆在测试场地里飞奔,彼此间还会相互避,甚至排队交叉依次通过……并且整个过程里,速度极快。

  这样你让他们这些做传统车辆,撑死了现在搞一搞低级别辅助驾驶的车企怎么办?

  他们甚至都无法想象这种技术是怎么做到的!

  然后,他们就有了一种自己已经严重落后时代的感觉!

  发布会结束,也有媒体记者趁机采访了其他的车企老总们,试图套话再弄个大新闻。

  可惜的是,一群传统车企厂商不给记者们机会,发布会一结束,他们就走人了。

  这个时候,有摄影记者拍摄了一张照片。

  几个穿着西装的人背着身朝着远方走去,而一侧,是徐申学被记者包围接受采访!

  简单修图渲染后,该记者就把这张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推特上,然后配文:新旧时代的交替!

  这张照片,被很多媒体大量引用,然后传播范围极广。

  然后也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他们走得太慢,还是徐申学走的太快?”

  结果有一大群人回答他的问题,拿出各种证据来说明,但是结论都差不多:不是他们走的太慢,而是徐申学走的太快……不,徐申学甚至都不是走的,而是跑的前进!

  各大汽车厂商其实也很努力的尝试转型,进军智能驾驶领域,众多汽车厂商都选择了智云半导体旗下的EYEQ3算力平台,陆续在自家的汽车上推出各种辅助驾驶功能。

  同时很多也都在研发电动车平台,陆续推出所谓的智能电动车。

  这年头的电动车市场里,可不仅仅只有海蓝以及特斯拉,比亚迪这三家,实际上其他传统汽车厂商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

  可惜,因为各种问题,比如价格昂贵,续航太短,车内装饰不行,减配严重,再加上辅助驾驶几乎等于零等各种问题,导致传统汽车厂商推出来的电动车存在先天缺陷。

  如宝马旗下在13年推出的I3电动车就是典型例子,这款车在大部分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在四万多美元,去年这车一共卖出去一万多辆。

  而价格更贵,海外大部分地区的销售均价达到十万美元的海蓝SEC以及海蓝SEV,两款车型卖出去一共在全球范围卖出去了六十多万辆。

  顺带一提,在海外绝大部分地区市场里,海蓝汽车才是属于高端车型,宝马I3那只是中端车型,就这,宝马I3的销量连海蓝汽车的零头都没有。

  传统车企的各种电动车在海蓝汽车面前,就如同小孩子一样显得无力。

  甚至双方看起来都是车,但实际上都不是一个时代的车……不说用来,仅仅是看起来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车。

  在绝大部分消费者眼里,宝马I3,就是电动版的宝马,什么智能化根本没有,就连电动车本身,做的也不咋地,续航拉跨的很!

  但是海蓝汽车,那就不一样的,当下其实没几个人会把海蓝汽车当成纯粹的汽车,大多都是把海蓝汽车当成一种高科技智能产品,想要体验的是科技感。

  海蓝汽车天天宣传的‘智能电动车’和其他车企的‘电动车’。

  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当下,唯一能够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和海蓝汽车扳一扳手腕的是特斯拉……至于传统车企,那已经是夕阳余晖,无力回天了。

  ————

  随着海蓝一年一度的产品发布会新发布,国内定价四十万起步,海外大部分地区里售价八万美元起步的海蓝SLMC也正式在国内以及海外多个国家上市销售。

  海蓝汽车,受到国外关税等影响,一向来都是国外价格高于国内的价格的。

  这款定位于中型豪华轿车的海蓝SLMC,也迎来不少用户的青睐。

  以前海蓝的智能电动车,大多都不走常规意义上的家庭市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