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但是阿达木单抗这种年年都要二十万,得用一辈子的药,那是真心用不起……
而银河制药搞阿达木单抗的仿制药,就是为了进军这个市场,如果真能搞出来,把价格打下来,那么就能进入医保,然后给患者带来实惠,同时自己也能大赚一笔。
搞这种难度极高的仿制药,大赚特赚谈不上,但是小赚一波问题还是不大的。
尤其是对于银河制药这种,本身在人体免疫领域里有为非常深入的研究以及技术储备的厂商而言,搞阿达木单抗这种仿制药难度虽然高,但是也不意味着搞不出来。
希罗克达也好,阿达木单抗也罢,这些都是属于免疫功能领域的药物,也都是属于生物大分子药。
这也意味着,基于免疫领域研发的生物药,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主流,一大堆药企都在进军这个领域。
而最为成功的,依旧还是银河制药的希罗克达!
外国的分析机构认为,哪怕是今年紧急许可的情况下,希罗克达都能获得一百五十亿美元的销售额。
而等到明年,在部分国家开始正式上市之后,其销量有望迅速突破到三百亿美元,成为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药王。
至于具体有多少销售额,就要看到时候有多少国家批准该药的正式上市了。
如此突出的成绩,再加上癌症的特殊性,也让希罗克达,以及背后的银河制药频繁走上媒体版面,成为人们的讨论议题。
同时这也让银河制药迅速浮出水面,成为人们颇为关注的大型药企,很多人已经直接把银河制药,当成了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
旗下核心产品都覆盖主要国家市场,年营收都奔着几百亿美元去了,这不是跨国制药公司是什么?
这银河制药有钱之后干嘛?
加大了研发投入!
银河制药在六七月份的时候,面向全球范围大规模招募顶级的研发人才,以从事各项研究。
欧洲的研发中心,美国的研发中心还有华夏的三家研发中心都在招募大量的人才,然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药物或医疗器械方面的研发。
不过银河制药的新闻传播了几天后,也逐渐平息了下来……毕竟绝大部分人没得癌症,更不是业内人士。
事关不关己的情况下参与短期讨论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天天保持关注的。
人们很快又被其他诸多新闻给吸引走。
其中就有最近掀起波澜,让不少人讨论的海蓝汽车频繁出现的负面新闻。
七月中旬,美国地区里一辆海蓝SEC出现事故,剧烈的碰撞导致起火,车主身亡,这本来是常规事故,但是却被有心人抓住了机会,然后在舆论上进行推波助澜,宣扬海蓝汽车的安全性不行。
紧接着,又爆出来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会收集地形数据,驾驶员和乘客的隐私数据并上传给海蓝汽车的数据库,这将会导致严重的数据泄密!
有媒体宣扬,每一辆行驶在美国街头上的海蓝车,都是一辆不断游走的间谍汽车,持续收集并泄露美国的地形数据之类的。
这手笔,一看就知道是那些传统汽车厂商搞的,特斯拉估计也参与其中。
至于收集数据搞间谍行为……这纯粹是污蔑。
不是说海蓝汽车不收集数据,实际上海蓝汽车会收集数据,但都是用来进行自动驾驶AI训练用的。
可不是用来进行什么刺探地形情况之类的,也没这个必要。
就算要搞什么地形情报……直接看商业卫星地图甚至是地图软件的地图就完事了,用不着直接辛辛苦苦去搜集啊……
现在的商业卫星地图可高清了,啥玩意都能看见,而地图软件里的具体地形资料也非常丰富,还能给你来个3D模式呢。
海蓝汽车使用的地图软件,默认是智云的高德地图,但是在一些限制性比较大的海外地方,人家不让你的高德地图进入并收集数据的话,那么就使用谷狗地图或当地企业的地图。
顺带一提,智云集团旗下的高德地图,多年来随着智云手机出海,其地图服务也逐渐铺满全球。
在大部分国家里都能提供高精度的地图导航服务……当然也有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进不去……进不去的地方,一般就用谷狗地图或其他厂商的地图进行代替。
至于个人隐私,这些都是光明正大的写在用户协议上,用户同意海蓝汽车收集各类驾驶数据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AI训练,然后才能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不然开启不了的。
所以这一点,你信得过就开启,信不过就不开启。
海蓝汽车哪怕不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只是单纯当成电动车用也挺好的:其续航,加速能力,地形适应能力以及舒适性,安全性都是顶级的。
海蓝汽车在各国的上市销售,是符合各国法律的……包括辅助驾驶在内都是得到了批准的。
如果没能获得批准,海蓝汽车也没办法在上市啊。
现在一些媒体抓住什么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国防安全之类的来说,又说什么海蓝汽车不安全,起火爆炸之类的负面新闻。
海蓝汽车方面的市场人员一看这些负面新闻,闭着眼都能知道是竞争对手的抹黑……海蓝汽车对此也不意外,毕竟他们自己也经常这么干,没少黑特斯拉以及其他传统汽车厂商的油车。
随着海蓝汽车的崛起,和特斯拉以及其他传统油车厂商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