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最近海蓝汽车和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上,就是在相互较劲……因为特斯拉准备在欧洲建立工厂,扩大欧洲市场。
海蓝汽车也准备在欧洲建立工厂,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同时欧洲的一些传统汽车厂商,对这两个外来者极为警惕,进行各种阻挠。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很多地区,甚至在国内,海蓝汽车其实都面临着一大堆传统油车厂商的抹黑,阻碍。
如此情况下,也就导致了海蓝汽车海外内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
商业竞争嘛,这都很正常。
对此,海蓝汽车方面也会进行相对的舆论反制……当然,不是单纯的辩解,实际上这种事越解释越难搞。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谁彻底搅混,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拉下水。
谁还没几个黑点啊,不管是特斯拉这个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对手,又或者是那些传统车厂商,各种黑点多了去,随便抓住几个,然后投入营销资金进行炒作,分分钟就能把节奏带起来。
等局势一混乱,自然也就没什么普通人会盯着海蓝汽车不放啊!
就算再理智的群体,看见这种情况也只能来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又或者可以尝试用其他热点新闻进行准备,随便找一个有爆点的新闻,然后投入资金进行操作宣传,用来转移网民的注意力。
只要注意力转移了,那么就是一次完美的公关活动!
海蓝汽车在这方面还是很擅长的,毕竟作为一家全球范围内,第一家大规模量产电动车,并且主打纯电车型,还搞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型厂商,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无数的争议。
哪怕是在国内呢,也有不少的争议声音。
所以海蓝车在负面新闻的公关处理上,已经是经验丰富无比了。
于是乎,前脚还是各种海蓝汽车的负面新闻,但是没几天后,就变成了海蓝汽车以及其他汽车厂商的负面新闻集中大爆发,而在美国和欧洲地区,还伴随着特斯拉和海蓝汽车的各种激烈竞争新闻。
大概十天时间后,海蓝汽车方面就彻底平息了这一次的事态,让大家重新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徐申学对海蓝汽车那边的情况比较关注:“舆论公关方面要加强,要在各主要市场里建立相关新闻预警制度,要做到尽可能的把事情扼杀在苗头状态,就算一时压不住,也要可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如果控制不住,那么就把水搅混!”
“实在不行,就放个明星结婚、离婚、出轨之类的新闻转移视线!”
“总之,不能什么都不做,然后放任事态的恶化发展!”
“如今智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正是我们进行全球市场布局的关键时期,不能出现太大的意外情况,要把诸多危险扼杀在源头上!”
包永言也道:“这一次事态的出现,经过我们的分析,主要还是我们的中型轿车陆续进军全球市场,并且销量持续火爆而引起的!”
“我们的海蓝SLMC的持续火爆,引起了很多传统汽车厂商的高度警惕,这些传统汽车厂商陆续推出的一些电动车性能都不行,售价也高昂,之前还好,因为我们的海蓝汽车更贵……但是随着我们的海蓝汽车推出中型轿车,把价格拉低到四十万后,就让这些传统汽车厂商的电动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国内外的诸多大型厂商的新能源车型,都受到了我们的海蓝SLMC的挤压,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一次也是他们的反击!”
“同时也引来了我们在电动车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的防备!”
“传统汽车厂商那边怕我们进一步渗透,然后吞噬三四十万元的市场,而特斯拉那边也一直在尝试做更便宜的中端车型,和我们也构成了直接竞争!”
“如今我们海蓝汽车,在国内外都是面临着大量竞争对手啊!”
包永言说着的时候,都是有些无语……做个电动车而已,都快把自己搞成地球公敌了。
在海外,一大堆海外汽车厂商对着海蓝汽车各种围堵,抹黑。
在国内也不例外,一大堆海外品牌的汽车厂商同样对着海蓝汽车各种造谣,抹黑。
什么隐私啊,数据安全啊,电池起火燃烧啊,新能源补贴,电池不环保啊,电动车不缴纳养路费等税费,电动车续航不行引发的焦虑等等。
他们几乎在所有能找到的方向都进行各种造谣和抹黑宣传!
为什么?
因为以前的海蓝汽车,在大家看来只是个高端科幻玩具,虽然各种牛逼,但是太贵了,距离普通人太遥远了……这也注定了以前的海蓝汽车的车型看似一时火爆,但实际上销量无法维持。
后续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海蓝SEC以及海蓝SEV经过前期的火爆后,现在的销量都腰斩,持续下跌,进入了常规高端车型的销量状态……全球市场加起来才那么十几二十万销量,对各厂商都没啥影响。
但是海蓝SLMC出来后,各大汽车厂商一下子就转变了对海蓝汽车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在海蓝SLMC持续降价后,变得就越来越恶劣!
去年海蓝SLMC,四十万元……但是今年的夏季发布会之后,海蓝SLMC的起步价已经来到了三十六万。
而且看海蓝汽车各种推动大规模量产,压低电池价格的行为来看,估计到明年海蓝SLMC都能把起步价拉低到三十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