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第一次投资我个人出资,由见升主管,我的想法是建一个纺织厂,一个服装厂,我还想建一个电视机厂……”
“电视机?”听到这里,程怀新直接开口打断了哥哥的话。
“在国内生产出来电视机打算卖给谁?全部运到国外去吗?大陆的生活水平那么低,那电视机在国内生产出来恐怕卖不出去几台吧?”
提起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卖到哪里去,程怀古也是直皱眉头。
其实正常来说,他是程氏集团的董事长,下边分厂的日常经营活动他是不过问的,他只看结果,怎么生产,生产出来怎么销售,那是你厂长的事情。
可这次的情况不一样,这次在大陆投资,程怀古是打算用个人的钱先投,他自己承担先期的风险,等以后稳定下来了,谁想投,再以那时候的价格商量。
既然是自己投钱,他当然就要通盘考虑。
建电视机厂,是他小儿子说的,而这个主意最开始是李言诚跟程见升说的。
国内的消费能力到底怎么样,别人也许不知道,经历过一次八十年代的李言诚可是非常清楚的。
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冰箱等等家用电器生产厂家,在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就是野蛮增长,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用发愁会卖不出去。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进军家用电器行业,质量也开始参差不齐,而老百姓买东西也开始注意品牌,注意质量,大浪淘沙,那些混子厂家都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很多来不及转型的国企也在这波浪潮中被淘汰。
现在才八零年,国内的电视机生产厂家才那么几家,还都是黑白的,产量也不够,如果不是因为买电视要票,而票这玩意最难弄,再加上现在电视里也确实没什么节目,对电视的需求量也少,否则那点产量根本就不够。
可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程家现在在国内投资一个电视机厂,等能开工生产最起码也得一两年以后,刚好就赶上第一波热卖大潮。
李言诚给程见升建议的可不止是投资一家电视机厂,还有生产制造汽车的,各种工业品的,等等等等。
反正他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让程家把旗下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制造类企业,都在国内重新投资建设一家,至于愿意投资建设什么,就看人家自己怎么考虑的了,有些东西的生产线欧美对这边还禁运呢。
现在程怀古当然不知道电视机这玩意在国内到底能不能卖出去,不过他愿意给大儿子一个面子。
不就是砸钱建个厂子再买一条生产线么,弄了!
“先不管销售问题,厂子建起来了再说。”
程怀新闻言撇了撇嘴,接着问道:“那你的意思是你也要回去看看喽?”
“我暂时不去。”程怀古摇了摇头:“这次老头子和淑怡都要过去,再加上见升两口子,我如果也过去,估计丑国有些人的神经就得绷起来了。怎么?你想回去?”
“我想去看看见闻。”
“你如果想回去的话,可以跟那边先打个招呼,但不要跟老头子他们一起走。”
程怀新做为程氏的重要人物之一,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很多人敏感的神经,程家的几位主要人物要是都一股脑的跑去大陆,很多人就会坐不住了,而程家的生意必然会被打压。
这三十多年在丑国浮浮沉沉,程家上下早就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古人说的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前一次大陆邀请过去考察,就算没有认亲这宗事儿,他们也会走这一遭,分散投资,不将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程家人在内部利益的分配上也许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但遇到这种重大事项,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肯定都会统一思想,一致对外。
在丑国这么多年,不管他们怎么做,始终都无法融入到真正的高层圈子里,很多重要时刻都会遭人排挤,或者必须让出足够的利益,否则就不带你玩,这就让他们深刻领会到,这里不是自己的家。
早前他们就讨论过一点一点的将产业转移走,并且一直都在实施中。
这几年他们在很多国家投资建厂,就是为了分散在丑国的产业结构。
对大陆的投资,是他们现在必须迈出的一步。
在不知道李言诚的身份前,程怀古也比较倾向于先小打小闹探探路,确定没问题了以后再逐步加码。
现在自己的儿子既然是一个级别不低的领导,那对政策的变动肯定要比普通老百姓提前了解,这对于他们做生意的来说就非常重要。
再加上小儿子回来带回的话,让程怀古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自己儿子的工作必须支持,虽然这个儿子他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了。
……
李言诚当时确实跟程见升聊了不少。
一方面,他也想让程氏回国投资,程氏做为海外华人建立的非常典型的标杆性企业,如果能带头回国投资,起到的作用将会非常大。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在国内投资建厂,只要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挣钱是非常简单的。
既然确实能挣到钱,那为什么不让自己人赚这个钱呢?
说到底,即便他没打算改名字,他现在的这具身体内流的也是程家的血,他也依然是程家那个丢了三十多年的孩子。
上边同意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