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76章 兖徐来犯

第76章 兖徐来犯

  康王则是蔡立亲自前来拜访的。

  蔡立对康王恭敬有加,同时说明了,如果不放粮,青州会起更大的波澜。康王本就胆小怕事,听他这么一说,而且还只是“借”,借据上也清晰地注明了如何偿还,二话不说,直接就答应了。

  蔡立临走时,还把康王的五千多私兵给“借”走了,只给康王留下了三百人。

  不是蔡立霸道地要收走康王的私兵,而是这些私兵亲自向康王请求加入护民军。

  最后剩下的三百人,还是看在康王这两个多月来,对他们这些私兵不薄,才专门留下来保护康王。

  康王一个都不想留,毕竟这些人都心向护民军,而不是心向康王府。

  可蔡立宽慰康王,他刚刚接手青州,甚至还没到临淄就任,还无法稳定青州。留下这三百护卫,也是为了康王的安全。

  时间转瞬就来到三月底,不仅“借粮”顺利完成,而且青州境内,除给康王留下的三百护卫及给济南王留下的五百护卫外,再无私兵。

  各世家大族直到护民军前来借粮时才发现,他们的私兵,已经全部倒向了护民军。

  这些世家大族藏粮的地点,都是他们下属的私兵带着去找到的。

  私兵当然知道粮仓在哪里,因为他们护卫的内容,包括守卫粮仓。

  哦,还有乐安国有私兵,只不过是以长工的名义,没有被护民军发现。

  蔡立即刻下令:全州在不误春耕的前提下,一边建立农庄,一边展开大开荒。

  没有开荒的农具?在护民军“借”粮时,同样也向世家大族“借”了农具。

  从东莱运来的数万架曲辕犁,及时地发往各郡国。

  大工坊的几个工匠与蔡立随行,进入一个郡国,就马上开始招募工匠,抓紧时间制作曲辕犁。

  “东莱大工坊”并没有改名,只是在每个郡国都开设了分坊。

  如此大规模招募工匠,蔡立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前往青州、冀州、兖州、徐州的商队,早就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一车又一车的五铢钱。

  不仅他们回来了,他们还带回了无数商队。这些商队就住在黄县,天天在沧海商号前等着要货,而且宁愿提前交全款。

  巨鹿甄氏直接提出,只要能满足甄氏的货品要求,可以多支付一到两成的货款。

  现在,青州根本就不缺钱。

  只不过,这些护民军出动,让蔡成差点错过一员猛将。

  谁呀?

  太史慈太史子义。

  蔡成回归东莱时,太史慈本就在郡府做曹史。

  曹史无职无权,是功曹的候选接班人。他平时并不来郡府公干,蔡成竟然不知道他的存在。

  在蔡成的记忆中,太史慈此时在辽东,后来是孔融把他请回北海郡的。

  谁知道,蔡成记错了。在真实历史上,太史慈要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蔡立与青州刺史黄琬产生矛盾,他才会出使洛阳,拦下状告蔡立的奏疏,并就此出名。

  然后他才去了辽东,投奔公孙度。却没有受到公孙度的重用。

  初平元年(公元193年),他回到黄县探亲,才知道北海相孔融一直在找他,他才去投奔孔融。

  可他看到孔融后,觉得孔融不能成大事。于是,他为了报恩,冲出包围,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救。

  救出孔融后,他便开始四处游荡,直到与小霸王孙策打了一场,被小霸王孙策收服,才在江东立足。

  那是正史。

  可现在太史慈还在黄县呢。

  太史慈看到蔡成的所作所为,就一直想加入护民军,可被管亥给直接拒绝了。

  蔡成早已定下了规矩,只有贫苦百姓和寒门子弟,才有资格加入护民军。其中,寒门子弟最受欢迎,因为他们识字。

  太史家族可是百世士族,在整个青州都是有名的,管亥自然不会让太史慈加入护民军。

  护民军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护民军以“爱民、护民”为宗旨,根本不收豪门子弟。

  可太史慈看到护民军要出动了,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找到谢方,让他帮自己去找蔡成说情。

  结果谢方找到蔡成时,蔡成听到是太史慈,眼珠子差点瞪出眼眶。

  他马上重新搜索记忆,才发现,自己记错了。

  他本以为在初平元年才能找到太史慈呢,谁知道,就在他眼皮底下。

  他忙不迭地同意。

  此时,太史慈才十九岁。

  蔡成内心庆幸不已。差一点,仅仅差一点,他就错失了一员猛将。

  现在护民军只有第一军,第一军中的职务,没有适合他的。所以蔡成让太史慈跟在自己身边,先做个司令部参谋。

  太史慈对司令部是什么,参谋又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蔡成花费了半天,才解释清楚。

  蔡成刚刚到达临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