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召集人工来得及吗?”

  “十日绰绰有余。”焦砚笃定地说道。

  沈持听得直皱眉:黔山、安仁两县虽无多少耕田,可是有人家啊。

  十日之内怎么来得及叫他们搬迁,安置呢。太赶了吧。

  他遂开口问道:“朱大人,焦大人,只是不知黔山、安仁两县,共有多少户人家?”

  似乎经他这么一问,二人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桩大事情,焦砚不甚在意:“本官记不得了,或许五六万户吧,”他不痛不痒地说道:“待本官发个告示,告知他们搬迁到别处谋生就是了。”

  沈持听着他轻描淡写的语调,心中微有怒气,他想:百姓自古故土难离,你这发一纸告示就让人迁走,不知是怎样的安置法子。

  诸如一户补偿银两多少,又让他们迁往何处。

  将这等大事说得如此轻巧,叫人很是不放心啊。

  朱文济也道:“树挪死人挪活,等焦大人的告示出来,他们会自行搬离的。”同样没说具体要怎样安置两县的百姓。

  沈持的眉头皱得深了。

  这时,负责此次开矿的“财神爷”俞驯瞧了他一眼,忽然开腔问道:“沈大人,不知这安置两县百姓的银两,预算几何啊?”

  沈持说道:“在下初来工部观政,尚不知此事该如何作预算。”

  这……不应该问他吧。

  工部侍郎朱文济与黔州知府焦砚才经办过这等事情,有老道的经验,他岂敢贸然开口。

  俞驯跳过朱文济和焦砚,独独拿这件事去问沈持,多少让那二人心中有丝不快,但又不敢得罪他,毕竟有个什么事的还得伸手向人家户部要银子呢,只得说道:“当年樊武县开矿,记载疏散两县百姓所花费为十四万两白银。”

  言下之意,这不是有先前的比照着吗?就这个数吧,还用问吗。

  只听俞驯冷冷说道:“大万山开矿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今非昔比,下官以为此数目还要再行商榷才是。”

  朱、焦两位朝廷大员被他驳了个没脸,讪讪地没说话。

  第103章

  焦砚甚至在心中有些埋怨沈持多事, 怎样安置黔山、安仁两县百姓是他的事,还轮不到旁人来插嘴,脸色很快沉了下来。

  工部侍郎朱文济虽不形于色, 但他却说道:“烦请沈大人代工部拟一套黔、安二县百姓的迁出法子,协同焦大人一道妥善安置好那里的百姓吧。”

  他心道:如何安置府内百姓, 原是黔州府自己的事,无论焦砚爱民如子还是照章敷衍, 皆与工部无关,这种事情劳心劳力还捞不到功劳, 沈持啊沈持, 你既然不识趣, 那本官便索性为你揽下这事儿,到时候栽了跟头那也是你自找的。

  沈持当然知道他不该多言, 但他对此事并不后悔, 一拱手淡然道:“下官遵命。”

  堪完山回到驿站的次日,清晨, 沈持才吃过朝食, 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一位是黔山县县令赵息,另一位是安仁县县令吴崇,他二人手里捧着县中户数的花名册,说道:“焦大人让下官将县中人口户数清点后送给沈大人, 请过目。”

  沈持眸色微沉:“有劳二位大人了。”

  看来焦砚是将此事彻底甩给他了。

  夜晚, 沈持拿着两县的户籍名册翻看起来, 这两县加起来一共有小十来万人口,八千来户,多数人家世代居住于此, 繁衍生息,从爷到父,又到子子孙孙。

  真会像黔州知府焦砚所说的那般,发一纸告示给些补偿银子他们便会全都迁走吗。

  沈持不大相信。

  放下户籍名册,他用手指摁了摁眉心,棘手。

  沈持从屋中走出来,晃到邱长风门前时探头一看,道长正在抽签,他赶紧进去说道:“道长在抽签呢?也让我抽一支吧?”

  邱长风白了他一眼:“富贵啊,你这会儿抽一定是下下签,贫道今儿没心情给你逆天改命,还是算了吧。”

  沈持:“……”

  那个先前在禄县的时候有人抽了下下签,一把抓起签筒往人家面前一搁“来,重新抽,贫道今天为你逆天改命”的道长终究是变了。

  邱长风收了签筒往藤椅上一瘫:“贫道要睡觉了,沈富贵你出去吧。”

  沈持:“……”

  一扭头再看邱长风已经打起呼噜,他不再打扰人家,悄悄地退出去随手关上门。

  沈持只得回房,又将黔山、安仁两县的户籍人口名册翻了一遍,直至二更末才歇下。

  次日,胡见春来找他:“沈大人,今日无事,你我两人到黔山,安远二县走一趟如何?”

  沈持今日本就打算到这两县去的,听他主动相陪,欣然说道:“在下正有此意。”不实地去看看黔、安两县的屋舍农田,物价人情,他怎么算出给安置一户需补偿多少两银子,拟出迁出条疏呢。

  二人结伴先去黔山县。

  如果说平原地带是有山有水,那么这里可以说是皆山皆水,所到之处除了小山丘就是水,时闻渔歌猿啸,但见丛林四处,少见庄稼农人。

  大户人家的房屋依山而建,低矮而逼仄,贫苦之户栖身在岩洞中,路过时总有小儿探出头来看稀罕。

  县城中有一处集市,售卖当地的果子菜粮,品种不多,个头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